五、總結上文

說到這裏,我們可以綜合前幾章中所論的結果,去討論古代中國由部落進為王國(後來又進為帝國)的過程中,東西對峙的總局面。

隨便看一個有等高線的中國地圖,例如最近《申報》出版的丁文江、翁文灝、曾世英合著的《中國分省圖》,不免覺得黃河下流及淮濟流域一帶,和太行山及豫西群山以西的地域,有個根本的地形差別。這樣東邊的一大片,是個水道沖積的大平原,除山東半島上有些山地以外,都是些一二百米以下的平地,水道改變是極平常的事;若非用人工築堤防,黃河直無水道可言。西邊的一大片是些夾在山中的高地,城市慣分配在河流的兩岸。平漢鐵路似乎是這個東西地形差別的好界線,不過在河南省境內鄭州以下東平原超過平漢線西面幾百裏,在湖北情形更不整齊了。

我們簡稱東邊一片平地曰東平原區,簡稱西邊一片夾在大山中的高地曰西高地系。

東平原區是世界上極平的大塊土地之一,平到河流無定的狀態中,有人工河流始有定路,有堤防黃河始有水道,東邊是大海,還有兩個大半島在望,可惜海港好的太少,海中島嶼又太少,是不能同希臘比的。北邊有熱、察兩省境的大山做屏障,只是這些山脈頗有缺口,山外便是直把遼洮平原(外國書中所謂滿洲平原)經天山北路直到南俄羅斯平原連作一氣的無障大區域,專便於遊牧人生活的。東平原本有她的姊妹行,就是遼洮平原,不過兩者中間以熱河山地之限制,只有沿海一線可通,所以本來是一個的,分而為不斷的兩個了。遼洮平原與東平原的氣候頗有差別,這個差別在初期農業中很有意義的,但此外相同處遠在東平原與任何平原之上。東平原如以地平論,南端可以一直算到浙西,不過南渡淮水不遠,雨量也多了,溪沼也多了,地形與地利全不是一回事了。所以我們的東平原中可有淮南,卻不能有江北。東平原中,在古代有更多的澤渚為泄水之用,因墾地及人口之增加,這些澤渚一代比一代少了。這是絕好的大農場而缺少險要形勝,便於擴大的政治,而不便於防守。

西高地系是幾條大山夾著幾條河流造成的一套高地系。在這些高地裏頭關中高原最大,兼括渭涇洛三水下流沖積地,在經濟及政治的意義上也最重要。其次是汾水區,汾水與黃河夾著成下個“河東”,其重要僅次於渭水區。又其次是伊雒區,這片高地方本不大,不過是關中河東的東面大口,自西而東的勢力,總要以雒陽為控制東平原區的第一步重鎮。在這三片高地之西,還有隴西區,是涇渭的上遊。有洮湟區,是昆侖山腳下的高地。在關中之北,過了洛水的上遊,又是大塊平的高原了。這大高原在地形上頗接近蒙古高原,甚便於遊牧人,如無政治力量,陰山是限不住胡馬的。在這三片之南,過了秦嶺山脈,便是漢水流域。漢水流域在古代史上大致可分漢中、江漢、漢東三區。就古代史的意義說,漢水是長江的正原,不過這一帶地方,因秦嶺山脈之隔絕,與我們所謂西高地系者不能混為一談。西高地系在經濟的意義上,當然不如東平原區,然而也還不太壞,地形尤其好,攻人易而受攻難。山中雖不便農業,但天然的林木是在早年社會發展上很有幫助的,陵谷的水草是便於畜牧的。這樣的地理形勢,容易養成強悍部落。西高地系還有一個便利處,也可以說是一種危險處就是接近西方,若有文化自中央亞細亞或西方亞細亞帶來,它是近水樓台。

人類的住家不能不依自然形勢,所以在東平原區中好擇高出平地的地方住,因而古代東方地名多叫作丘。在西高地系中好擇近水流的平坦地住,因而古代西方地名多叫作原。

在前四章中,我們把夷夏殷的地望條理出來,周代之創業岐陽又是不用證的。現在若把他們分配在本章的東西區域,我們可說夷與殷顯然屬於東系,夏與周顯然屬於西系。

同在東區之中,殷與夷又不同。諸夷似乎以淮濟間為本土,殷人卻是自北而南的。殷人是不是東方土著,或是從東北來的,自是可以辨論的問題,卻斷乎不能是從西北來的,如太史公所說。他們南向一過隴海線,便向西發展,一直伸張到陜甘邊界或更西。夷人中,雖少皞一族,也不曾在軍事上、政治上有殷人的成功。但似乎人口非常眾多,文化也有可觀。殷人所以能建那樣一個東起遼海西至氏羌的大帝國,也許是先憑著薊遼的武力,再占有淮濟間的經濟與人力,所以西向無敵。

同在西系之中,諸夏與周又不盡在一處。夏以河東為土,周以岐渭為本。周在初步發展時,所居比夏更西,但他們在東向制東平原區時,都以雒邑為出口,用同樣的形勢臨制東方(夏都洛陽說,考見《求古錄·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