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選將(第2/2頁)

淩晨之時,萬歷終下決心,親書手詔,著人送往內閣。

……

……

“張惟賢為提督陜西討逆軍務總兵官?”首輔趙志臯面色凝重,看向閣中其余諸人。

沈一貫皺眉:“這可真是意外之至。”

許國苦笑:“然則,當如何?”

內閣諸人,隨著清算張居正,張四維死,申時行和王家屏,王錫爵先後去職,實權猶在,風骨卻已經是大不如前。

這道手詔,匆匆寫就,但在第一時間送至閣中,顯見皇帝決心已經下定了。

自寧夏役起,內閣,兵部,戶部,各衙門承旨而行,萬歷將戰事總攬在自己手中,權力無絲毫下移,內閣真的成了一個秘書班子,這當口,明知張惟賢這個任命不宜,但不論是趙志臯或是許國,心中都已經沒有反對的念頭和信心了。

“擬旨明發吧。”

趙志臯嘆道:“盼此人能真格平了亂,不要以為打仗是在京師中擅作威福那般容易就是了。”

……

……

“末將等恭喜提督總兵官!”

一聽說選定張惟賢為提督後,京營不少勛貴將領突然而至,上到副將下到把總,出身根腳過得去的,自忖能分一杯羹的,均是三五人約齊了來錦衣衛這邊拜會,這日傍晚之前,總有百來將領,出出進進,臉上均是喜氣洋洋。

張惟賢在午正時接到內閣明發的詔旨,按規矩,他將到宮門謝恩,並且開始預備營兵,點將出征。

國朝在中期之前,征伐並不是由邊鎮發起,而多由朝廷中樞發動。

有名的曹吉祥之亂,曹家叔侄攻打宮門,倒黴的正好遇著當日有伯爵任總兵,預備帶營兵出征,兵馬齊備,一聲吆喝帶領入皇城,將曹家滿門都斬殺了,幾百曹氏養的私兵韃官,根本不是大明營兵的對手。

那是英宗年間事,就有土木之變,大明的京營仍然常有出征之事,自成化之後,京營就幾乎無有出征之事,更沒有侯伯掛印任將軍,總兵,總領大兵出征了。

張惟賢的任職,地位自又是上了一層,他這錦衣衛掌印只是一衛之尊,加都督也只是榮銜,此番真格領軍出征,才算是在京營和邊將兩個層面都打下牢固的根基,自此之後,決然不同於普通的公侯或是歷任的錦衣衛使。

再加上錦衣衛和內操兵中的實力,還有派駐在外的錦衣衛源源不斷送至京師的財源,張惟賢此番出征,聲勢也不是普通的將領能比的。

萬歷能在放棄李如松後第一時間選他,也是因為張惟賢早就成了“勢”,皇帝心中思忖起能替代李如松的將領時,居然就是只想到了張惟賢。

相比李家父子,張惟賢在萬歷眼中更可靠的多,根基在京,世代與國同休的真正勛貴,且又與遼陽仇深似海,沒有合流的可能,李家在這上都不如張惟賢靠的住,是以這個人選一旦進入腦海之後,竟是沒有更移的第二人選了。

看到京營諸將,不少都是侯伯家中出身的跑到錦衣衛這裏來恭喜自己,甲胄在身,一副聽命而行的樣子,張惟賢也是十分客氣,眼前這些人,不少都是加了五軍都督府僉書一職,是各侯伯府下勛衛,張惟賢自己也曾經是這般的職位,將來可以承襲侯伯之位,他這一次出兵,自上三衛和京營分別挑兵,太監掌握的四衛營則沒有染指,就算這樣,此番出征他帶上這些勛貴之後的將領在其中,日後京營的盤子可以拿下一半以上,京營此時能出戰之兵不到三萬人,這是十分隱秘之事,張惟賢動用錦衣衛的力量才查的十分清楚,這個底細也叫他野心變得十分膨脹,他的錦衣衛現在在京也有三萬人以上,而且不論訓練和裝備都很精良,再加上他掌握的京營和上三衛皇城禁軍的力量,在京師中若論對武力的掌握,已經無人能出其右。

“某但帶大家共取富貴,諸位但請放心。”

對這些一臉齷齪形容的京營將領們,張惟賢反而十分客氣,再三說了一些保證的話,使得這些人感恩戴德之後,又親自將他們送了出去。

待打發了這些家夥之後,張惟賢才是面色一緊,對錦衣衛部下道:“富貴豈是這般容易得的?你等挑選人手,務必要衛下精壯勇武之士,這是出兵放馬,若是給我捅了簍子,必然軍法從事!”

“是!”眾人早被他收拾的十分服氣,齊齊抱拳躬身,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