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劍犁(第2/2頁)

長春那裏,各部已經被打散,分散,編管,健壯男子被加入到建築司等各司之下,出賣苦力賺取口糧,這樣的生活對那些連火都不會用的蠻夷已經儼然是天堂,對那些頭人來說卻是失去了自己過往的一切,因為分散使用,各部之間與原本酋長的聯系越來越淡薄,原本的部族被打散了,紐帶松開了,半年過後,各部的頭人連自己的部民在哪兒都不大清楚,更談不上管理自己的部民,而他們的特權也漸漸被侵削的幹幹凈凈,這些頭人的遭遇使得吉林一帶的部落首領開始選擇抵抗,當然他們的抵抗注定是失敗的,他們連皇太極派出的甲兵都擋不住,被打的節節敗退,整個部落被建州吞並,又怎麽可能擋得住遼陽軍的進襲。

整個夏天,郭宇和很多驃騎兵,龍騎兵們在不停的征服那些反抗的部落,帶走女人和孩子,殺掉那些反抗的男子。

無數的部落在血和火中消失了,大片的草舍茅屋被燒毀,使黑土地變得更加肥沃。

原本松花江兩岸的打魚人們消失不見了,只有少數選擇了臣服的部落被留了下來,戰戰兢兢的用最原始的手段在繼續打魚,沿松花江兩岸的地方大半被肅清,從亦東河衛到兀也吾衛之間的廣大地域雖沒有建立屯堡區,但建築司也在勘探道路,未來數年之內,先修道路和軍堡台墩,將這片地方牢牢控制了再說。

明年的計劃應該是沿江而上,一直到“哈爾溫”地為止。

通古斯語中這裏就是天鵝地,是松花江和數十條江河河流匯集之處,水文地理條件都很優秀,是松嫩平原的北部,氣候當然是十分寒冷,但土地肥沃水利條件極佳,在金國時就聚集了幾萬人居住,有幾十個民屯村落,雖不是城市,在當時的奴兒幹都司故地來說,是一個極為重要的中心區域。

“這裏便是十七堡了。”

郭宇行進在隊伍最前,他的加銜已經是副將一級,但在遼陽的指揮序列裏他就是一個千總部的千總軍官,身上的軍服也是佩戴著明顯的千總官標記,身後的認旗也是,這支部隊因為在吉林等地立下軍功,所以除了第三千總部的認旗之外,還有一杆鐵犁與寶劍交叉在一起的圖案認旗,下方是熊熊燃燒的烈火,這是軍令司表彰他們在吉林等地立下的赫赫戰功而特別授給的榮譽。

劍與犁獵騎兵千總部,越來越多的人這樣稱呼他們,對這個千總部的所有成員來說,這也是個特別的榮耀。

在每個士兵和軍官的左領口處,也佩帶著有相同圖案的徽章,右領口則是軍銜標識,左胸口用來掛勛章,右胸口則是名牌標記,包括部隊職務,姓名等資料均在上頭。

除了認旗,這些勛標徽記可以有效的使部隊接受更高級軍官的指揮。

一個偵察參謀自前方兜轉而回,在郭宇馬前十余步住馬,在道左側與大隊人馬會集,他告訴郭宇等人,十七堡就在前方不到一裏的地方了。

“聽說這裏也算是與海西四部有交集的最前方的屯堡了,經常會爆發沖突。”

“嗯,沒錯。”另一個參謀點頭道:“最嚴重的一次正好是總兵大人經過,親眼看到幾千女真韃子過來圍堡,後來是這裏的公安司巡官帶著民兵直接將人嚇走了。”

這個參謀是武學院剛分配過來不久,算是在參謀司裏掛職實習,一般來說武學院的青年軍官會在一線做戰部隊任職,先擔任隊級軍官,獲取一定的實戰經驗後才有資格提拔,進入中層之前,會被召回到參謀學院深造,然後才有資格擔任中層或更高的軍職。

因為是剛從遼陽過來,消息倒也確實是準確的很。

郭宇冷笑一聲,說道:“此次我們前往開原東陸路,如果敢抵抗之女真部落,一律格殺清理,就如在吉林那邊一樣。”

眾人轟然答應,每個人的臉上都顯露出騰騰殺氣。

這般廝殺漢子,已經被鐵與火鍛煉的與常人截然不同,身底裏就有殺戮的欲望,平時有軍紀約束,不得顯露,若是上了戰場,自是與往常不同,盡可以把這些殺戮的欲望,顯現和發泄出來。

幾個新到作戰部隊的參謀小夥子們,一下子就被這殺氣震住,變的沉默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