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罷免(第2/2頁)

原本商會中人確實對重稅頗有怨言,大明的國策是看不起和打壓商人,但實際上又離不開商會,商品經濟的發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到明中期之後大商人開始廣泛冒頭,他們卻又沒有政治地位,只能勾結權貴官紳逃避賦稅增加自己的利益,大明的商稅原本就低,現在還幾乎征收不了多少,當然到了崇禎年間就更慘了,連萬歷年間也是遠遠不如。

遼陽這裏卻沒有上下勾結減稅的機會,利用牙行壟斷撈錢也是想也不要想,那種權貴和豪強私設的稅卡也是沒有,不過在稅務司的緊盯之下也沒有人敢於逃稅或逃稅成功。

這樣一來,怨氣難免,畢竟銀子就是銀子,每年鎮裏都拿走自己的大捧銀子,最少占純利的三成左右,想想大明三十稅一的稅率,不滿之氣油然而生。

現在聽了一次報告,雖然交銀子時肉痛肯定還是難免,卻好歹明白了銀子的用途,而且聽了這麽一場高端的報告,各人都覺得自己臉上有光,大大的有面子。

“原來中左所炮台有三百多炮位,每門炮二百兩均價就是六萬多兩的造價,還不提黃金山老虎尾的炮台造價。”

“卻要造這些炮做甚?”

“你適才沒有聽清?現下海事司商船通行南洋,紅毛夷經常來找麻煩,我們的商船已經和他們做過幾場,紅毛夷雖是小國,但海上勢大,戰艦頗多,中左所是我遼陽重要港口,自然要嚴加防範。”

“海事司也是吞金大戶,適才任司正說正在造大戰艦,每艦都是十萬兩銀子以上。”

“說起來建築司一直在修路,我老家鳳凰城,以前每常回去都十分難行,現下不經意間便是到了,以前一直說是馬車好,卻不曾想想修路要花費多少銀子。”

“武備不修也是不行,適才周司正說是練一營兵六千五百人左右,軍械甲胄就在十五萬以上,戰馬均價二十兩以上,又需幾萬,每兵月餉便是兩萬兩以上,本色每兵一月五鬥,鹽菜每兵月使一兩到一兩五錢之間,又是好大一筆開銷,如果打仗,更是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對北虜一戰用銀數百萬兩之多,如果不是我遼陽繁富,我等商人納稅,哪裏打得了這般的惡仗!”

“這銀子用的最值,我平生最恨北虜。”

“誰不是?哪個祖上沒有吃過北虜的虧?上回北虜入境,我舉家逃到金州,那滋味別提了。”

“若無銀錢支持,我遼陽軍哪能痛殲北虜?我等不能光顧著高興,卻忘了兵無餉不行。我遼陽雖是厚餉,卻也是實打實的養出了精兵。諸位想想,十年之前我等聽說北虜是何感覺,現在又是何感覺?不要說遼陽,就光說我遼陽舊日邊墻諸堡,已經有多久不曾見北虜蹤跡了?”

以前的遼陽雖然是鎮城,但與河套地區相隔不遠,經常傳來警訊,雖然有邊墻和沿邊諸堡,等閑不會有虜騎到遼陽城下,可北虜一路攻到城下的事也常有發生,每當有這種事的時候各人要麽逃走往遼南去,要麽就在城中惴惴不安,惟恐北虜發瘋真的來攻城……往遼南亦未必安全,北虜曾經多少繞過遼陽,直撲蓋復金耀各衛,萬一遇著北虜兵鋒,那只能自認倒黴了。

自從惟功帶著遼陽鎮進駐,初時幾年也曾經在邊墻附近與北虜纏鬥,這兩年幹脆收復邊墻外數百裏失土,雖然相隔河套的科爾沁還是敵對狀態,但遼陽在關外的領地也是將這個部落半包圍起來,放著關外的明軍不理,去啃沙子渡河套越邊墻來打遼陽,相信科爾沁的人還沒有瘋到這種地步。

任磊等人在初時還感覺向諸商人解釋經費用途有點兒失身份,他們雖然是順字行的小夥計出身,但擁有權力也是很多年了,現在更是有朝廷官職在身,向一群商人解釋本鎮財政收入和開銷之事,確實心裏有些別扭。

此時看到效果大好,心中便是若有所思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