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長崎(第2/2頁)

更多的就是最新型的夾板帆船,單層的,兩層的,最大的有三層甲板的戰艦,亦是可以在港口中看的著。

十幾個碼頭和棧道將各色船只分開,小船牽引著大船往返,裝滿了貨,補充足了淡水和食物的船只離開碼頭,開始揚帆遠航,水手們趴在舷邊,向著各種來船揮手致意,在這樣的地方,福星號上所有的人們都跑出了艙室,融入到這種水天一色的情形之中,在這裏和南洋的幾個大港走上一圈,很容易叫人脫離舊日的思維方式和眼界,心胸之中,重新拓展了一塊新天地出來。

港口之中,也有少量的福船出沒,順字行其實已經半壟斷了對日貿易,這港口之中最少有十艘以上的順字行的海船,不論是收貨還是出貨,渠道已經穩固,順字行船只多,規模大,股本充足,而開始時的北方貨色是南方的中國商人拿不到手的,時間一久,日本商人自然也有所取舍,與順字行漸漸形成了穩固的貿易合作關系,待這兩年順字行海船漸多,幾乎將國內南北貿易和對外貿易的貨流都吃了下來,這會子能到日本來的福船,如果不是順字行的船只,也就只是寥寥幾艘,買賣一些兩廣和福建的本土貨物,來回往返,利潤被壓的很低,賺的就只是一些辛苦錢了。

這亦是沒有辦法的事,澎湖現在吃不下多少移民,福建多山少田,所以當地人哪怕是在大明海禁最嚴時亦會出海,或是捕魚,或是下南洋移民,或是與外海的亦商亦盜的海盜們做生意,當時每次出海風險都是極大,要麽死於風浪,要麽被岸上巡邏的官兵拿下,當時一次被捕數十人的事亦是常有,但沒有一次例外,不論被捕人數多少,其情有多可憫,均是一律斬首,至明朝中期,仍是如此。

所以說嘉靖到隆慶年間,朝廷財政極度困難,開海是無奈之舉,也是給了中國人一次良機,只可惜民間借此東風富了不少人,但朝廷因為沒有完善稅法,改良制度,在隆萬開海後卻是獲利最少的一方,不似前宋,對外貿易占了財政收入的大頭,一年最少幾百萬貫的收入在手,對貿易當然是十分著緊,種種征稅的辦法,也是層出不窮,十分完善了。

福星號船身極大,炮也很多,這種船一般只用來做純粹的戰艦,但眼看它吃水很深,顯是裝運了不少貨物,沿著水道入港時,也是頗為引人矚目。

待近了岸邊,自有事前早就等候多時的日本商人過來,確定查看貨色之後,便是叫人來下貨了。

“長崎十分繁盛,歌舞町妓極多,酒館亦是數量足夠,諸位海上奔走十分辛苦,不妨上了岸好生享樂一番,等半個月後,貨物入庫,我等資金備齊,給予諸君貨款,各位就可以離港了。”

來接船的日本商人十分客氣,個子原本就很矮小,又是不停的鞠躬行禮,整個人看起來如童子一般,只是須發白了不少,年紀怕也接近花甲,在這商人鞠躬行禮的時候,有中國人在身邊充當通事,將那商人的話翻譯了出來。

聽著這樣客氣話語,沈福星也是頷首點頭,答說道:“在下等省得,一會就會上岸遊玩了。”

那日本商人又道:“若要采買貨物,不可易離長崎,當寫成單子,由我等代辦便是。”

沈福星盯著他道:“在此之前亦有貨船往返,我大明商人禁制不多,怎麽這一次卻是這般要求了?”

那個日本商人十分不安,不過態度仍然十分堅決,只道:“這是長崎奉行的命令,我等絕不敢違抗,如果客人不遵守規定,恐怕會有難以預料的麻煩,請至時務必說明,我等已經關照在前,並非沒有明言。”

“長崎奉行?”沈福星沉吟著道:“長崎不是在許久之前就奉獻給泰西的教皇,成為彼國的教皇領地了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