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大事(第2/2頁)

任磊只提民用器械就是這般龐大數字,而軍械的數字,他只提鑄炮之難,別的就沒有再說。但各人心裏明白,遼陽軍的器械之精,冠於大明,不論是甲還是兵器,或是火器,整個大明無有能比者。

光是各海船的用炮,沿海邊炮台的用炮,這幾年估計肯定鑄造過千門,這些炮最重的近兩千斤,輕的也有六七百斤,全部是用上等青銅鑄成,光是這一樣,不知道歷年相加,耗費了多少銀錢。

至於鎮軍所用的火槍,歷年淘汰下來就超過萬支之多了,歷年相加,制造超過十萬以上,加上研發耗費,所費定在百萬以上了。

至於建築司耗費當然是在建造屯堡和修路上,無需說得,屯田司亦是如此。

其余各司,所用還算少的,不過各種使費也是頗為驚人了。

三千余萬兩的收入用的光光,歷年積累,一仗也是打光了。

李文昭搖頭苦笑,眼看惟功,贊道:“大人當真是蓋世豪傑,這般驚天財富,自己一文不留,積攢所得,全部用來打擊北虜,我朝不要說各軍鎮的總兵官,縱是閣老尚書,或是國公侯爵,境界格局上,亦是不如大人多矣。”

說到這,他又用極為詼諧的語氣大聲道:“怪道北虜望風逃竄,此輩最愛財貨,卻是被我們遼陽的銀子給生生砸走了。”

眾人聞言皆是大笑,這話當然也不是對鎮軍不敬,遼陽軍的強悍舉國知聞,無需多說,說笑兩句,倒也不妨。

惟功也是微笑一下,看眾人笑過了,他才正色道:“是以銀子只嫌少,沒有嫌多的。我和你們說,英國島夷以一島之力,國土面積與我遼陽所占地方相當,只人口現在較我遼陽稍多,在數十年前,其國一年收入二十余萬磅,所得不夠開銷支出,後來女王上位,勵精圖治,一面節流,一邊開源,對內增加國民收入,對外則大興海貿,並且搶掠敵國財富,現下年入過百萬磅,等於我大明白銀六千到八千萬兩的年收入,以一島夷小國能為之事,又是婦人當國,我等男兒,豈能落於其後哉?”

這還是惟功第一次與眾人講及海外之事,大家都知道軍情司這些年在這些事上下了不少功夫,特別是占了澎湖之後,遼陽海船與荷蘭國的紅毛夷連年沖突,彼此已經做過好幾場,遼陽這邊雖屢次占了便宜,但大家亦知荷蘭人勢大,海船炮艦眾多,未可輕視,所以軍情司這兩年開始著力收集海外情報,亦不足怪。

自此番對北虜大勝之後,遼陽人心亦是為之一變。

以前只當北虜是生死大敵,現在才感覺到,北虜完全不堪一擊,虛弱無力,也不知道朝廷和這些騎劣馬用短弓的家夥耗了二百余年,所為何來?如果惟功一意打擊的話,現在全力一擊,插漢部也只有望風遠逃的份,廓清草原,深入北境,亦非難事。

現在之所以引而不發,只是因為遼陽向來講究積蓄內力,提高自身的能力,至於惟功是否所謀甚大,甚至養寇自重,這就非大家所能猜測的事了。

“恐怕今年過後,明年軍費會有所下調,而更多的用在將作和建築、屯田三司了?”

宋錢度心思伶俐,所見剔透,一下子便是猜了出來。

惟功也不隱瞞,點頭道:“這兩年必是不興軍了,小打小鬧罷了,軍費最多占到兩成,開源節流,諸般收入,全用在新得之地上。屯堡要修,最少數字在一千以上,萬人一堡的中心堡和數千人一堡的普通屯堡均要修,移民這兩年要在百萬以上,加上要把北夷中服順的編戶齊民,納入戶口,如此,三數年後,新得之地可得二百萬之民,過千屯堡,算算用度,沒有兩三千萬的銀子,辦不下來這樣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