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踟躕(第2/2頁)

杜家一家子聽到動靜都是迎了出來,杜忠是直接從塞外回來的……他呆的地方被惟功取名為四平,福余故地在惟功心底裏還有別的名字,不過就直接叫福余地了。

四平地,長春地,福余地,將來會有龍安地,吉林地……再沒可能自己設衛或建立州府之前,也就只能用這樣的名字來稱呼了。

一路風塵仆仆回來,卻不曾有空進家門,只是在進城時杜忠委托一個一起回來的部下前來家裏報信,所以這會子一聽到動靜,全家人都迎了出來。

“當家的你可回來了。”

“爹,你回來啦。”

一家人嘰嘰喳喳迎上來,各有稱呼,看到這樣的場景,杜忠的眼眶也是有點兒濕潤了。

“老大回來了。”杜老太爺這已經快八十了,這個年紀在當時是了不得的高壽,一般人活到五十以上就已經感覺老的不成,因為缺乏各種維生素或是缺鈣等原因,掉頭發,掉牙齒,躬腰躬的厲害,不良於行,兩眼難以視物,各種在後世七十以上人才會有的症狀,在這年代四十以上就可能出現,甚至三十多歲的人掉光牙齒的也並不是沒有,杜老太爺在這個年紀還很硬朗,雖不能說耳聰目明,但仍然顫顫巍巍的自己走出來見人,這已經很不容易了。

“我的好叔父喲,你老小心受了寒氣!”

杜忠趕緊上前將杜老太爺扶著,老太爺開始還很享受,不過,一眼看到杜忠身上的官袍補子之後,杜老太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還以為是自己老的糊塗了,不過,再仔仔細細地看了一回之後,老爺子終於忍不住問道:“老大,你這補子,我為什麽看著象鷺鷥補子?”

杜忠以前當百戶時也不是沒有穿過這六品官服,文武官袍服制顏色都差不多,最要緊的就是烏紗帽的形式和補服不同,杜家一家子對這個上頭並沒有什麽研究,一時竟是忽略了。

這會子老太爺一提醒,各人拿眼一看,均是有點兒發呆。

是啊,杜忠怎麽穿的是文官服飾?

“老叔,”杜忠微笑道:“這一次大戰之後朝廷來酬功,剛派了欽差前來宣旨,我已經是苑馬寺丞了!”

遼陽的人對這個官職並不算陌生,畢竟常駐在城口和往海蓋各州巡行的兵備道就是兼苑馬寺卿,這個頭銜並不算是完全的虛職,在京城的苑馬寺中也是以遼東寺卿來稱呼這邊,因為兵備道不僅管軍政民政,還要兼管馬政,戰馬的儲備和養育也是十分重要的,大明雖然一直不停的和蒙古貿易購買戰馬,因此沒有兩宋那樣的嚴重缺乏戰馬,但畢竟戰馬也是重要的戰略物資,一旦缺馬,首先遼鎮這樣的以騎兵做戰方式為主的軍鎮就會撐不下去,那後果就十分嚴重了,所以苑馬寺卿在遼陽是一個很耳熟的官職,連帶著少卿和寺丞這樣的官職,也是為人所知。

“老大,老大你居然成了文官……”

杜老太爺一時不知道說什麽是好,過了一會兒,兩眼中老淚滾滾,竟是流下淚來。

杜家兄弟只有老三杜廉是老爺子所生,另外幾個都是老兄弟分別所出,原本杜忠是老大,世襲百戶,日子也過的下去,但這一生也不會有什麽變化,老二杜義老三杜廉都沒有官職,好在有一磅子力氣和武藝,可以自己討生氣,老四杜禮聰明,一直讀書上進,後來遼陽鎮出現,事情大起變化,杜忠武官不幹了,跑去當了工頭,老三和老三現在已經是遼陽的中級武官,一個是副千總,一個是司把總,武職也是都指揮僉事和衛指揮同知,杜禮更是在京為官,已經從主事到了員外郎,再往上就是正五品郎中,成為郎中,那就成為真正有實權的大人物了。

杜家四個兄弟,就杜忠放棄了官職,一心做了一個帶工的大匠,這叫老太爺心裏著實不是滋味,現在看到杜忠居然也因功受賞,不僅又當了官,而且是六品官職,只比中了進士的老四低了一階,老太爺心是自然是百感交集,涕淚交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