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封侯(第2/2頁)

“等他回來,你又發達了。”

幾個宗親,都是張元芳叫大伯三叔的人物,年紀倒不一定比他大多少,仗著長幼有別,一見張元芳,便是肆無忌憚的說笑起來。

張元芳也只淡淡一笑,根本不放在心上。

現在是辰時,他預備到菜場買些今日的菜食,雖說有小廝可以使喚,做一做這些家常的事,可以排解他心中的無聊和煩悶……不為無聊之事,何以遣有聊之生?

他已經不看兵書,不看邸抄,不看塘報,對大明的一切已經不在關注……有這樣的皇帝和這樣的朝廷,關注這些,隊季給自己添堵之外,又有什麽意義呢?

惟功的事,是他心底深處真正還能惹動他情懷的事情,但既然自己幫不上忙,他也絕不會做什麽事情來幹擾惟功,現在的他對惟功最大的幫助,就是什麽也不做。

有這種覺悟的張元芳,又怎麽會對這些宗親的嘲笑真正放在心上,並且為之動容呢?

越是看到張元芳這種恬淡的表情,那些不得志的宗親的嘲諷聲就更大了,他們都是一些閑人,談不上富貴,但也並不窮困,他們都有都督同知,都督僉事,甚至在京營掛著參將的頭銜,每月領取餉銀,過著溫飽線以上的生活,以前,張元芳這樣的人根本是他們近身不得的存在,他們看著張元芳只能遠遠的眺望,哪裏有資格近前?別的不說,張元芳曾經的宗子惟功,就是他們難以想象的存在。

現在麽,張惟功都要自身難保了,嘲諷一下張元芳這落難的鳳凰,給自己尋尋開心,又有什麽不好的?

他們正要再組織一輪火力進攻時,一陣異響在皇城方向響了起來。

“這是什麽聲音?”

“奇怪了,現在是什麽時辰,怎麽上午好端端的放起爆竹來?”

“還有不少人叫喚,出了什麽大事?”

“待我想想……”一個在都督府做過事的英國公府的遠宗撓了撓頭,猜測道:“莫非是皇上冊立皇太子?”

“我看多半是,要不然好好的怎會有這般大動靜?”

說話間,皇城的動靜越來越大,這裏屬於西城地界,英國公府的這些疏宗當年搬出府住的並不算遠,因而離皇城的距離也是很近,聲響越來越大,隨著距離推進,燃放爆竹的人也是越來越多,當時人依坊而居,要麽自己家收的有爆竹,要麽街角坊市中的小店便有出售,入冬之後,玩爆竹煙花的人也是越來越多,所以各處都是備貨充足,這一會兒功夫,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一起放炮,整個京城,都似乎在煙火之中,看向天空,雖然是晴天白日,但一縷縷的煙花和爆竹燃燒炸向天空,居然也有明顯的火光痕跡,甚至在陽光的折射之下,也有一點兒絢麗的色彩呈現出來,這樣的奇景奇事,真是難得一見,剛剛猜測是皇帝冊立太子的幾人已經知道自己必然猜錯了……冊封皇太子當然是皇家和天下人的喜事,對皇帝來說是有了繼承人,對天下人來說是有了固定的天子繼承序列,本朝不會出現什麽變亂,戰事,也是一樁喜事,但這種事絕不會引發這樣的歡呼和這麽大的動靜,似乎隨著皇城的響動,整個京城也都在一片騷動之中了。

這樣的動靜,連張元芳也停住了腳步,被勾起了好奇心,有不少人往皇城方向趕過去,他們要打聽出了什麽事,以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快,快,回家拿炮仗。”

過不多時,人群跑了回來,在他們身邊也有不少小孩子跟著,興奮跳躍,吵吵嚷嚷,所有人的臉上,都充滿著興奮之色。

剛剛嘲諷張元芳最厲害的一個,拉住一個熟人問道:“到底怎麽回事?”

“大捷,大捷,遼陽鎮兵出三路征伐北虜,斬首三萬,俘虜聽說也有十來萬,馬上就要獻俘闕下,朝廷都炸鍋了,說是這二百多年來對北虜第一大捷!”

“是啊,那些文官都要瘋了,一個個手舞足蹈的。”

“誰不高興?我家世襲七代,不知道死了多少人在北虜手裏,太宗爺手裏,我家就死了三個,嘉靖爺手裏,我太爺就是死在城門口,當時我還小,家裏人哭的那是一個淒慘。”

說話的人,難耐興奮,到底掙脫了開去,跑去家放炮慶賀去了。

這種自發的興奮,確實發自內心,京城之中,普通百姓,行商,世襲武官之家,與北虜有血債的,實在是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