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倒個

錦衣衛們抵達遼陽的日期,正好也是下雪的第二天。

這日適逢遼陽廟會,城中盡管修築了很多大型公園和小型的花園,但城中的大祠堂是要緊日子才去的地方,四周的花園雖然漂亮,適合小夥子大姑娘去逛,也適合帶孩子去玩耍,但真有什麽節應日子,人們還是習慣和喜歡往高上帝廟那邊去跑,只是人群比較以前已經分流了很多,城北的大學堂和武學院也是十分漂亮的所在,不少人也願意往那邊去,城中間的丁字大街原本衙門林立,戒備森嚴,不屬於百姓可以隨便去的地方,現在也與以前不同,百姓可以隨意往來,丁字大街的南邊屬於城中的商業區,原本就是商行很多和酒店較多的地方,現在更是整條街都遍布商行店鋪,在原本的規模上擴大了好多倍上去,順字行最大的分店也開設在城中了,在這種初冬時節,到各商行備辦過冬的用品已經成為遼陽家庭的習慣,其實醬菜等貨物是一直不斷的,熏肉醬肉一類的肉食品也是沒有斷過,但人們還是習慣早早儲備一些過冬的物資,這些當家的奶奶嬸子媳婦們已經過了近十年的好日子,但以前的苦日子人人都還記在心裏,當年這些婦人們一年四季不得展眉,每日都愁著那麽一點糧食怎麽配雜糧野菜,怎麽能叫家裏的青壯和小孩子們多吃一些,她們自己則是能省一口是一口,管你長的多好看的美人胚子,這樣的日子過下來一個個都是黃皮刮瘦,哪裏還有心思弄什麽胭脂水粉?遼東這裏的日子,畢竟比起內地和南方來還是太苦了。

現在日子好過了,她們還是緊著過,畢竟手中有余糧,家裏廚房頂上掛著肉,櫃裏藏著面,檐下碼著成捆的菜,一眼看過去心才不慌,才能心思篤定著去逛那些商行鋪子,一邊看,一邊算計著手裏的余錢,看看給家裏哪一個先做衣服,或是幹脆把布一次扯了,這樣買的量多了,可以和布行的掌櫃好好打一打擂台,看看可以把價格多談下來一些,就是做衣服,也可以早一點從從容容的開始,畢竟離過年雖遠,可做衣服是一項大工程,早點開始,足可以茶余飯後,多打發一點兒時間!

住城北的,如果不是往丁字南大街逛商行店鋪,而是一徑往高上帝廟去的,不免就得多走幾步了。

高上帝廟那裏鄰近遼陽平夷門,屬於遼陽的西南門,從平夷門出去的官道直通連山關,直南就是鳳凰城,往東南就是寬甸六堡和朝鮮方向,現在遼南已經成了遼陽的後花園,幾年時間,寬甸守將傅廷勛和遼南參將孫守義都沒有更換,但不知不覺間,他們的權力也就只限於自己保留的少量直屬兵馬,剩下的所有一切都已經被遼陽拿在手中,包括年近七旬的傅老爺子在內,所有人其實都明白,他們一個寬甸副總兵,一個海蓋參將,無非就是留著的兩塊牌子,就看是什麽時候摘下來了。

現在不少人在活動寬甸副總兵或是參將的職務,最有機會的應該是佟養正這個參將,麾下有幾百騎兵,佟家在寬甸一帶也經營很久,而且這家子應該是女真出身,最少是和女真有相當的關系,在遼陽與棟鄂部之間應該需要這麽一個緩沖……正因如此,現在佟家兄弟在京師和遼鎮,當然最重要的是在遼陽活動的都很厲害,他們要的只是一個副總兵名義,對誰真正當家也是十分清楚和明白,只是有這麽一個名義之後,收錢也好,自己的收益和將來的被收買的本錢,都是大大增加,這一筆帳,這佟氏一家算的還是很清楚明白的。

遼南成為真正的大後方,城外內外已經快成為一個整體,一道城墻雖然隔開內外,但內外幾乎已經沒有太大的區別了,除了官道修城青石板路,兩邊照例留有暗溝和植樹之外,城內城外的居民區和一些公共建築都是一樣的規模格局,遼陽城原本只有十幾二十萬的人口,惟功進入遼陽這麽多年之後,依城而居的人數最少增加了一倍還有余,多半都是商業流通人口,不僅是遼東的商人,還有北直隸,南直隸,西北商人,徽商等等,甚至還有兩廣和福建的商人也跑到遼陽來了,商人們嗅覺十分靈敏,最早來的是江南商人,宋家和李家為主,後來大批商人聞風而至,尋找商機,遼陽也沒有叫他們失望,現在的遼陽十分富裕,民間購買能力甚至遠在江南之上,十多萬軍隊和吏員是購買力的上層,然後就是本地的富裕階層和普通民眾,在遼陽,一個最普通的屯堡居正,家庭年收入也有好幾十兩,這在大明別的地方是難以想象的,光是賺遼陽本地的銀子已經夠吸引太多商人了,更何況最吸引人的就是南北貨物貿易這一塊了。

大量北方特產出口,大量南方特產在中左所進行周轉貿易,除了遼陽和遼東全境吃下不少貨之外,北直隸,薊北,山西,大同,北方沿邊地方,順字行帶過來的南貨大行其道,順字行不可能吃下全部,還有大量的中小商人,就是在這裏尋找到商機,賺的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