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出擊(第2/2頁)

至於攻擊的主要地點,也是惟功親自擔任主將的一路:開原西陸路。

由開原出發,西行經慶雲站到繞陽河上遊,後世阜新縣境內塔營子,這一條驛站路線是國初洪武年間就定下來的,一共是開原到慶雲,再到熊山站,洪州站,再到懿州,一共六站,在遼東邊墻外廣袤數千裏的龐大地方,六站如果是在內地可能不到二百裏,可在遼東,光是開原到慶雲站這第一站就有八十多裏路,接近百裏的路程。

越往東北,在當時就是越地廣人稀,所謂的野人女真是對很多未開化部落的統稱,國初時,篳路藍縷,一路開辟,征服了三百八十多個衛所,幾乎每個衛所都設立統治,並且有驛站相連,每個驛站地點,基本上是遼、金到故元的府州縣地點,經過數百年的歲月,已經殘敗不堪,洪武年間那幾十年裏重新修復使用,再次煥發生機。

可惜到永樂年間,驛站只剩下各部貢道的作用,到宣德之後,當初的三百八十多個衛所已經很少有部落繼續入貢,他們與大明的聯絡,也是基本上中斷了。

惟功這一次的攻擊,廣寧到當年的大寧都司,十個驛站,四百八十多裏地,現在是泰寧等部的放牧地,這是左路攻擊重點。

右路他親自為主將,打出六站地,攻擊重點是實力不強的福余部,也是出擊近五百裏地,一直到懿州為止。

中路是“開原北陸路”,這也是一條重要的驛站,接近終點站的地方有一個站叫龍安站,它有一個更顯赫的名字叫“黃龍府”。

這一次肯定打不到黃龍府了,路途太遠,而且這一條驛站現在是海西部女真為主,只有接近開原站的地方有部份蒙古人居住,打擊的目標是這些北虜,現在惟功還不想把刀伸向女真人。

由開原出發,過賈道站,漢州站,歸仁站,到韓州為止。

韓州已經是後世吉林地界,也是要出邊墻四百裏左右。

三路齊出,左路兵馬最盛,右路則是人數最多。

原因很簡單,惟功這一次出擊,不僅要打擊福余部,而且還要打擊科爾沁部,這些年科爾沁漸漸強盛,福余部已經淪為附庸,這一次要打,當然是一打兩。

另外,威懾右路的海西和建州女真各部,建立邊墻外的補給站,出兵當然要多,聲勢要十分浩大。

黎明時候,開原城外十裏左右的山谷之中,出征大軍漸次醒來。處處炊煙繚繞,雞鳴狗吠之聲相聞。

軍中不帶雞狗一類,發出這些聲響的是跟隨大軍行動的民夫隊伍。

在雞鳴狗吠聲中,還能聽到號角聲聲和戰馬嘶鳴。

在山坳中稍微平坦的地方,都能聽到將士們跑步和操練的聲響。前鋒部隊是由幾個獨立千總部和第九營的營總部構成,他們早就開拔,在一個多月前就在沈陽附近待命,等軍令一下,立刻源源不斷的開進沈陽中衛,再繼續往前,少量哨騎連鎮南關,鎮北關,青陽關和撫順關等關隘都在哨探之內,大軍源源不斷地進入沈陽中衛腹地,越過渾河。

在搭建浮橋,各部隊有條不紊的過河之時,沈陽中衛和撫順關駐將曾經派人來哨探,看到鐵甲耀眼,將士川流不息,牽馬過河,數萬大軍,一天之內全部渡過河流之後,所有的當地駐軍都為之失聲,沈陽城甚至關閉大半的城門,只留下一個城門供人出入!

搭浮橋或是以舟過河,如果換了沈陽和撫順關等地駐軍,同樣的數字,最少要過七天到十天時間!

甚至換了內地軍伍前來,可能要過半個月,一個月!

軍隊的戰鬥力是以部伍約束為主的行動力來體現的,組織力越高,訓練越精,則約束越嚴,行伍越發整肅,能令行禁止,有條不紊,反之,則會越來越混亂。

遼陽軍以自己優秀的表現,在一開始就粉碎了可能出現的抵抗。

遼鎮在沈陽等諸關一共有三萬余人,但現在騎兵和家丁數量十分有限,不過三千人左右,精銳家丁,因為上次出擊板升一戰,損失十分慘重。

以這樣的實力,想對遼陽進行阻止,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