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搗巢(第2/2頁)

對此李寧也沒有太多意見,他的心思只用在打仗上,打勝仗上,看著身前左右的將佐,他右手用力一劈,笑罵道:“兔崽子們,發財的事往後挪挪,遇著北虜給我狠殺,不打勝仗,發個屁財。”

“打勝,那是一定的!”不知道是誰回了這麽一句。

李寧回轉過頭,身後一條鐵流根本看不到盡頭,從鎮夷堡出來不遠就是茫茫草原,一條支流沿著毯子一樣的草地蜿蜒向前,前方的地平線上,也是看不到盡頭,天高水闊,一覽無余,在這樣的天地之中,數千騎兵也顯的渺小了,所以他不象別的將士那樣,心中只有殺人奪財的欲望,更多的,是對這一片天地的敬畏。

一個普通的北虜部落,動輒就是南北三四百裏,東西七八百裏,這樣的地方,足夠內地放下十幾二十個州縣了,幾千人在這樣的地方爭戰,就象一把胡椒面撒在大湯鍋裏,根本顯不出來。

不過,好歹所領多半是精銳,精氣神亦足,換句話說就是士氣昂揚,一念及此,李寧便是將心中隱隱擔憂,又復抹去了。

如此行軍數日,人馬的精神都到最高處,這種搗巢戰法,對體力精神的調整,亦很重要,李寧是家丁出身,左右將領也多半多次參加這種戰事,經驗均是豐富。

沿途所見牧民,要麽抓為向導,要麽盡數殺了,以防走漏消息。

當然,消息走漏是不可避免的,有一些牧民十分機警,遠遠看到大軍或是哨騎兵,連氈包和羊群也不要了,遠遠飛逃,當然是跑去報信了。

不過這也無所謂,大軍前行速度亦快,預計板升那邊聽到消息時,留給他們的準備時間亦少的很了。

何況給他們一些集結甲騎牧民的時間也好,正好可以一鼓殲之。

搗巢戰法,就是直搗敵人腹心,如果搗不到人,搗空了,也就徒勞無功了。

只是這一次,運道十分不好。

撲到板升時,空空蕩蕩,除了一些磚石房子和大量的木屋氈包之外,幾乎不見任何人的蹤跡。

羊群牛群還有一些散亂放牧的,不少屋中還有明顯的家具細軟在,有一些貴重物品,幾乎就是直接散亂放在地上,顯然是倉促之中散落在地的,連撿起來的功夫也沒有。

沒有斬首,自然是十分遺憾的事,每個人的臉色都不大好看,辛苦這麽一趟,弄不到幾百斬首,實在是冤枉的很。

不過,抄掠之下,居然有不少浮財被抄了出來,這一下,人心中的不足似乎也得到了不小的彌補。

歡聲笑語,立刻響亮起來。

細細抄掠一番,再又撒出哨騎,四周幾十裏地查探過,除了少數零星的遊騎之外,根本沒有大隊北虜的蹤跡。

這一下,只好回師。

眾人都是歡騰,不戰而獲大量財寶,升官不得,發財亦足安慰,只是李寧心中的不安之感,卻是越發強烈了。

自此回師,人心當然懈怠了,不象來時如繃緊的弓弦,預備著要大戰一場,回程之中,隊列幾乎保持不住,除了李寧本人的直領和家丁之外,幾乎約束不住隊伍的松散。

待眼看還有不到二百裏路程就回到鎮夷堡時,變故終於發生。

天際線上是數不清楚的大纛出現,每纛就代表一個濟農或是諾顏,數不清的甲騎在纛下來回的奔馳著,轟隆隆的響聲猶如雷鳴一般,由遠及近,由甲騎組成的陣列,猶如大海的潮水一樣,洶湧撲至。

足有超過三萬人的部隊,突然襲擊,將明軍的歸途阻斷,想要回家,就得沖過去!

回師或是繞道,都是死路,草原的遼闊叫內地人無法想象,回師之路已經是挑最近的和最好走的,一旦繞道,必然斷糧,甚至迷途,不論是斷糧斷水還是迷路,都是死路一條,根本沒有任何機會。

一旦落單,幾個騎術精湛的牧民就能追著潰敗的騎兵幾天幾夜,直到把人殺死為止。

想要活命,就得沖過去!

然而,面對五六倍以上人數的強敵,沖的過去麽?

可想而知,在三萬多甲騎身後,最少還有相當數字或更多數字的牧民,這一場仗,不必多想,已經知道結果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