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搗巢

就在惟功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李寧終於整兵完畢,率隊離開廣寧。

前鋒部隊有不少已經分別在鎮夷堡和義州衛等候。

鎮夷堡是廣寧抵禦北虜的第一防線,以烽火台,軍堡,台站,加上邊墻關隘,最後是所城,衛城的形式,大明在遼東建立了一個很完備的防禦體系,最前線的,肯定是那些建立在要害地方,或憑水,或依山而建的軍堡了。

各個軍堡,有大有小,大的方廣三四裏,等於內地一個小型的縣城,小的方圓裏許,就是一個純粹的軍事要塞。

鎮夷堡就是修築在山坡之上,內有水源,方圓三裏左右的大型軍堡。

從地勢來看,居高臨下,距離邊墻很近,還有幾個烽火台和火路墩在鎮夷堡的管制之下,以堡為核心,四周也有一個小型的以低至高的防禦體系。

整個遼東,所有的軍堡和著名的關隘,比如撫順關,連山關,顧名思義,都是在面對外夷和山口險隘之處。

邊墻之外,要麽是自然環境惡劣,山脈連片,要麽就是茫茫草原,要麽就是夷種聚集,大明無法建立有效統治。

後人有人做過統計,沿著甘肅到山海關,數千裏的長城,從秦漢到明,長城都是建在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分界線上,長城之內,適合農耕,長城之外,適合遊牧。

在遼東這裏,其實不完全是。

最少沿著河套地區到奴兒幹都司故土,也就是幾條著名的江口處,比如現在的吉林烏拉,女真人的打魚地,就是後世的吉林,後世的黑龍江省也是著名的糧倉,土地肥沃,地廣人稀,物產十分豐富,現在被無數的大大小小的部落占據,對這些部落,明朝稱為野人女真,其實他們並不是真正的女真後裔,沒有文字是肯定的,連語言也不盡相通。

事實上一直到清軍入關之前,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時代,連續派出大軍到密林之中俘虜林中野人,將鄂溫克,鄂倫春,索倫等各部壯丁捉回,劃歸八旗之中,這些異族,開化程度連建州女真都不如,語言混雜,穿著大馬哈魚皮,被建州女真稱為魚皮韃子,他們未必會說女真話,倒是多半能說蒙古語言,連一些海西女真和建州的部落都是這樣,沒有什麽滿語,女真語也不是共通語,蒙古語才是。

這樣的環境,當然是十分蠻荒落後,明初時大軍雖然連續向前,建立了廣袤的奴兒幹都司,但同時也在漢人聚集區的最外圍建立了邊墻,將蠻荒隔離在外。

從根本上來說,漢人還是一個農耕文明,耗費國力去擴張不是漢族文明的愛好,當眼界之內適合耕作的土地大半到手後,如果繼續掠奪會感覺得不償失的話,就會立刻停止。

自先秦到兩漢的擴張是向上曲線,然後就是千年時間的守成,成祖時期試圖恢復越南有故地,不過遭遇持續的抵抗導致賦稅勞役過於沉重後,越南就被徹底放棄了。

同樣,朝鮮也是。

遲在咫尺的倭國也是。

緬甸也是。

所謂十五不征之國,就是這樣而來。

惟功和遼陽鎮的計劃是在邊墻外建立基業,這種雄心勃勃的計劃對遼鎮來說毫無意義,他們連一次超過千裏和萬人以上規模的遠征都沒有辦法做到,比如叫他們出師兩萬,遠征在漠北向插漢部納貢的車臣汗部,這是無論如何也辦不到的事情。

此次出征,遼鎮幾乎出盡全力,共出師六千五百余人,全部是騎兵,大半是精銳,其中李府直管的家丁就有過千人,每人都是雙馬,甚至三匹馬,每人帶著十天左右的給養,武器方面,除了一套直接使用的武器外,還多半帶著第二甚至第三套兵器,弓箭的箭矢多多益善,三眼銃也是帶著不少,還有一些大銃,神機箭裝在馬背身上,無論如何,眼前這一支騎兵算是武裝到了牙齒了。

從鎮夷堡一直往西北,每日行五十裏,李寧是個有經驗的指揮官,他要襲搗的是四百多裏外的一個板升部落,其中有不少漢民,大半是被掠走的,也有一些是主動出邊墻逃亡北虜的漢民,有不堪壓迫的軍戶,有罪犯,也有一些野心勃勃的白蓮教徒,山東和直隸一帶頗多這一類的野心家,主動出塞,和北虜合作,希圖改天換地,自己撈一杯羹喝。

“遇著北虜,當然殺無赦,遇著漢民,問著清楚是被掠的還是私逃的,私逃的,也給我全殺了。”

李寧有大將之風,遇事沉穩冷靜,而當斷之時,也不會優柔寡斷。

“放心吧,此番我們精銳全出,一定多斬首級回來。”

“怕是也能得不少金銀細軟。”

“按慣例辦就是。”

底下則是一片歡聲笑語,遼鎮已經很久沒有這樣痛下決心,主動出擊,這一戰如果打勝了,不僅升官,亦能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