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心願(第2/2頁)

所有的莊園全部歸在遼陽鎮的屯田司之下了,就算一時沒有建堡重新歸劃,地也是可以先由屯田司來統一打理,遼中和遼南超過四十萬人的丁口被納入屯堡之下,這幾乎就是整個遼中和遼南丁口的全部人數了。

整個遼東都司,遼西遼中遼東遼南,四路加起來丁口應在一百五十萬左右,整個人口應是六百萬到七百萬之間,以當時遼東都司的地盤來說仍然是地廣人稀,惟功和遼陽鎮掌握了近四成的丁口,而且掌握的程度遠非遼鎮可比,雙方力量的對比,已經從遼鎮絕對強勢到雙雄對峙,而對惟功和局中人來說,其實遼陽的實力,已經遠在遼鎮之上,只是這話不必說出去,而且不是遼陽鎮的高層中人,也絕不會相信就是了。

……

……

“大人,可以出發了。”

惟功穿著灰色的作訓服,身邊是羅二虎等人跟隨,這一次沒有任何參隨一同隨行,總務處的唐胖子和參隨室的人問起行程都是碰了一鼻子的灰,沒有人知道,這一次惟功出行,目的地究竟是哪裏。

隨行人員也很少,只有張用誠和軍訓司的周晉材和軍情司的王國峰一起隨行。

這隨員名單更叫人猜不出惟功此次出行的目的,如果考察軍情司,那麽軍訓司不必隨行,看各地訓練,軍情司又跟著,總之,大家都是一頭霧水。

督察局裏是宋黑子跟著,其余的督查們各有職司,最近宋黑子跟著多些,也不奇怪。

“好了,大家不必遠送。我離開這一段時間,各營營務自理,備案到軍令司,由張司正先行處理就是。”

張三畏算是鎮裏又一股崛起勢力的代表人物,他與定遼六衛不少投效的軍官已經效力經年,經過忠誠和能力的考驗過後迅速冒起,現在執掌軍令司,這可是中軍部下各司之首,很多大小事情,包括營務政務在內都可以插一手,此次惟功出行,張用誠隨行,張三畏身上的責任當然更重了。

見他有些誠惶誠恐的模樣,惟功呵呵一笑,撫慰道:“不會有什麽要緊大事,真有處斷不了的就先擱著,等我回來再說。”

“大人若是能將行跡告訴我等,有什麽要緊事隨時傳騎飛馳稟報便是。”

孫承宗有些不滿,不過他的性格不會做直率的表示,只會委婉的勸諫。

“愷陽,這一次是滿足我的多年夙願,近十年來,心中悠悠大事,莫此為甚……我說到這裏,你總能理解了吧?”

話至如此,跑出來送行的人們自是不便再加以勸說,各人默默退後,看著惟功一行人,漸漸消息在巷口的另外一端。

惟功快馬加鞭,幾乎是難以抑制自己心中的情感。

真正了解他的人,此時都會看出來他情緒的波動。

張用誠等人,就是了解他的,但大家沒有勸惟功,所有人都有些激動和難以自持。

出無敵門的時候,周思進,陶希忠,陶安然,佟士祿等人也是各自一身作訓服,每個人都難掩臉上的興奮和激動神情。

“辛苦大家了。”

出城門五六裏後,是市集和屯堡之間的斷档,官道修的平整結實,兩邊種植的白楊樹已經抽芽,遠眺過去,筆直的官道上有一層朦朧的淺綠。

放眼四野,麥苗都長的老高,田壟很深,黑土肥厚,一看就知道,仍然是豐年光景。

遼東這裏已經幹旱兩年,但這個問題對遼陽這裏並不算是難題,四處可見的大水車不停的將河水引到田中,大量的深井更足可保障每一塊田的用水,只要付出點體力就行了。這個年頭不存在地下水深降的問題,哪怕再幹旱幾十年也一樣,沒有工業化用水,這點農業用水真的只是毛毛雨。

等眾人匯齊,惟功才把眼光從四周收回來,他隱約看到幾塊棉田,眼看就要到棉花種植的季節,不過一切要等他回來之後再主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