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異樣(第2/2頁)

大明花幾百萬銀子養出來的軍隊,就因為一只雞被逼到了對手一邊,這樣荒唐荒謬的事情都有,可想而知,平時軍隊受到的打壓和淩辱,受到的歧視和白眼有多麽嚴重。

惟功雖然語氣平和,卻是說出來平時絕沒有人敢說的大實話,而就算下層將士們有這樣隱約的想法,甚至有人說過,卻又有誰能夠聚集十幾萬軍民,當眾宣示?

這麽大的動靜,還有城中諸多高級文官吏員,還有巡撫在場,此事必定會傳遍天下。

天下文官,敵視惟功的必然很多,而武將們,則大半會將他引為知己。

有利有弊,惟功沒有算計那麽多,他的實力,已經可以叫他憑本心來做事了。

王鐸等人早就看的兩眼冒火,待聽到惟功這些大逆不道的話語時,隱隱是將這些武夫提到與朝官和儒士一列的位置上去,王鐸第一個忍不住,在台下高聲道:“胡說八道,有辱斯文!”

“胡說八道!”

“簡直是喪心病狂。”

一眾儒官和不少生員氣得渾身都在顫抖。在後世人看來是淺顯而明確地道理,在當時來說,卻是真正的大逆不道,對人心的沖擊,特別是儒學一脈的沖擊實在是太強烈了。

根深蒂固的觀念使得人們下意識的就鄙視武夫,並且拔高儒學一脈,惟功的話再有道理,奈何偏見在前,也是歪理。

“呵呵,斯文就是隨意打斷他人說話麽?”

惟功朗聲一笑,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倒是使下頭發出一陣哄笑,確實,王鐸等人一副急眼雞的模樣,說別人有辱斯文,說服力是差了一些。

這養氣功夫,惟功倒是顯的比大儒們還強幾分了。

當然,也是一方強勢,一方弱勢的原因,惟功自然不會給對方平等對話的機會,今日造這麽大的“勢”,難道是真的學呆頭鳥書生,真格與人辯論不成?

王鐸一滯,倒不好繼續再叫嚷下去了,否則,儒學宗師的臉面何在?

“我輩軍人出生入死,所想的一則是獲得軍餉和賞賜,養活自己和妻兒,使自己和妻兒老小過上衣食無憂的好日子。再則,便是能以自己的力量,保護需要我們保護的人。這一陣子,城中風潮不斷,主要的原因,便是我們遼陽鎮的龍騎兵百總李達鞭打某個生員,此事總兵衙門一直壓著不辦,諸生老爺以為本鎮偏幫自己人,今日有這樣的大會,不妨將這件事公開拿出來,看看應該是怎麽辦為好。”

這個校閱台經過特殊的處理,有著回聲系統輔助,惟功聲音也大,大半的人都能聽到他說什麽,就算沒有聽清楚的,在別人的解釋之下也能清楚惟功要做什麽。

整個廣場傳來一陣陣嘈雜的聲響,人們沒有想到,惟功是用這種方式解決城中最近的風波。

周永泰皺眉,王政和也是皺眉,只有王鐸等人和大群的生員,臉上是掩不住的憤怒。

就算是遼陽鎮此時做出有利生員的判決,這件事這樣的處理辦法,本身就是打了這些儒生的臉面。

原本應該是他們的說帖送上,然後總兵衙門迅速處置,接著給他們回復,這才算最合理的做法,如果總兵膽小一些,應該還要備幾桌酒,派幾個養的名士清客好生賠個不是,這件事才算揭過去。

現在這樣,算什麽?

好歹這是在遼東,若是江南,早就又鬧起來了。

復社的一群公子哥兒,號稱名士,在南京就敢打閹黨余孽,寫揭帖,鬧的滿城風雨,幹預政務,還傳為美談。

幾個復社名流,敢截國公的轎子,一個總兵又算什麽?

冒襄之流,很輕松的就能在史可法的幕府當幕客,那些總兵副總兵之流見到他這樣的名士幕僚就得躬身問好,雖然冒襄連功名還沒有。

遼東生員,還好傲氣不如江南足,否則現在已經一拍兩散了。

徐光啟,孫承宗等人,也在場中,他們的心情很復雜。一方面,他們是辦實事的人,而且在軍鎮中效力,但他們也沒有忘了自己的出身,當然也以自己的功名為自傲。

自韓琦說過,東華門唱名的狀元才是好漢子之後,最優秀的男兒,就是要取功名,在大明,能在皇極殿中參加會試,出來騎馬遊天街的,才是第一等的人上人。

而惟功的話語之中,能馬上騎射,保家衛國的,也是第一等的好漢子,孫、徐等人知道可能惟功說的對,但他們的心情,亦是難免異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