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青唐(第2/2頁)

只是他一調走,南兵將領和其部下們就尷尬了。這些年來,南兵已經調回不少,但加起來還有萬人左右,其中精銳戰兵還有四千人左右,要是戚繼光一走,南兵自請調回,形跡太明顯,不僅會連累戚繼光,也未必會如意,朝廷深知南兵有用,留著這萬把人也掀不起大浪來,不如充實北方防線。

但南兵諸將沒有主心骨,將來在北方是肯定要受人欺淩,回歸不得,留下來又受罪,原本歷史時空中南兵將領就是這樣的夾包受氣包,現在當然與原本的歷史不同,出現惟功這樣的異軍突起的人物,一下子填補了戚繼光身後的空白。

如果要硬扯的話,簡直能說萬歷二年時惟功和吳惟賢學武時就在布局了……當然這是完全的胡扯,當時的惟功只求能學武替母報仇,哪裏敢想過現在富可敵國,麾下雄兵數萬,千裏地盤,盡在掌握之中?

既然南兵將領來了,自然第一件要務就是展現實現,也就是露出肌肉,叫這些急著找大粗腿的家夥們看看遼陽的實力。

將作司之行,當然就是順理成章的出現了。

鋼刀和刺刀雖然精良,但這些畢竟是將領級人物,又是在薊鎮領兵,朝廷對薊鎮傾注了無數財力,雖然這些東西難得,亦不是沒有見過。最少,眼前這些將領的親兵和家丁,肯定都是刀牌手,薊鎮軍的戚刀就是閩鋼制成,論工藝和材質是不在眼前這些佩刀之下的,所以在這裏,大家只是走馬觀花,主要還是看鐵水傾注而下時的壯觀情形,這倒是叫吳惟賢等人嘖嘖贊嘆不已的。

“下一步是甲胄局,不知道列位聽說過青唐冷鍛瘊子甲沒有?”

“青唐甲是軍國利器,千金難求。”吳惟忠與惟功的關系最近,眼前周晉材等陪同的遼陽軍官他也認識不少,當初在京師時,雖然只教惟功一人,不過周晉材等人也受過他的調教,算是有半師之誼,所以他說話較為隨意,聽著惟功的話,攤手道:“見過是見過,但實在購置不起。整個薊鎮,也就是寥寥幾個有錢的將領有。”

有錢的將領肯定是北軍將領,相比自律的南軍浙將,北軍將領陋習難改,吃拿卡要,還有衛所世襲職務和屯田,加上吃空額,他們才能置辦的起青唐甲,象吳惟忠等人,身上穿著的都是山文甲,也就是一個個奔馳車標樣的鐵片緊密相連,中間有護心境,再加上護肩,兜鍪,頓項,護足,這樣的一身具甲也可以防弓箭和劈砍,對捅刺防禦力也比鱗片甲和鎖甲要強一些,也算是頂級的好甲了。

“好,常吉今日就帶諸位將軍開開眼界吧。”

“恭敬不如從命了。”

趙士楨在將作司裏可真是如魚得水了,每日除了這些事情幾乎任何事都不放在心上。將作司也是完全交給了他,主要精力當然放在軍器上,此外對輜重工兵用具,包括飯盒,水壺,趙士楨都有很多改良和奇思妙想,馬車的轉向軸都換了三代了,趙士楨仍然在試制之中。

另外在他的主持下,屯堡各處有條件的興修了不少蘭州大水車,有效的改善上引水工程的不足之處,再加上每屯好幾個的風車,只是耶蘇會教士畫出大致的圖案,將作司就很輕松的制了出來,這也叫幾個傲氣十足的耶蘇會的教士收斂了狂態,老老實實的在遼陽效起力來。

趙士楨微微一笑,道:“諸位知道,青唐甲其實並非出自青唐,只是此甲是黨項人的特產,在唐宋易代時,藩鎮林立,各鎮都是以兵甲強盛為要,黨項這甲能成就大名,其防禦力可稱得上是第一了。”

眾人一邊走,一邊談,很快就到達了甲胄局所在地方。

在這裏,青唐甲的制成經過也是極大的隱秘,沿途經過了好多個關卡,檢查十分嚴密,哪怕是惟功和趙士楨親自帶隊,仍然是一絲不苟的完成了檢查工作之後,這才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