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提前(第2/2頁)

“諸部兵馬,相加正好十萬。縱不能滅亡李成梁和所部兵馬,也會大有所獲。”

秋季動兵,原本就是蒙古故例,此次有泰寧部和福余部,科爾沁部,奈曼部,還有黑石炭部,各部相加,正好十萬。

此輪打過,預計就是插漢部主力前來,最少也可以動員十萬。

連續出擊,必然會獲得豐碩的戰果。

想到這裏,所有的蒙古貴人們都是嗷嗷叫著,沒過一會,就決意在今秋九月中旬,各部大軍會齊之後,從開原和鐵嶺方向,進擊沈陽,目標就是到沈陽為止,不越過沈陽地界。

他們說是有十萬人,其實就是十萬牧民,而且還頗有虛頭。

各部相加,總有五六十個孛堇,也就是貝勒台吉,每人最多是千多披甲,最少才一二百披甲,甚至就幾十披甲,大大小小的貴人身邊的這些披甲兵,才是各部真正的戰力。

十萬人,最多五六千披甲,人數並不多,不過普通的健壯牧民也可以騎馬射箭,當成補充戰力,披甲兵集結在汗帳之下,披堅執銳,用來打硬仗。這些披甲都是職業兵,騎射俱絕,膽氣過人,可以與李氏家丁一較雄長,只是兵器不如,鎧甲也不如明軍,所以蒙古披甲需要以人多優勢,才能敵的過明軍精騎。

以前,明軍精騎人數相差不多,每次蒙古入侵,看似十萬二十萬,其實披甲最多萬余,而遼鎮精騎會齊也有這個數字,相較之下,戰術運用得當,明軍自然勝多負少。

“李成梁……張惟功,都等著吧!”

會齊了千軍萬馬之後,把兔兒等大酋策馬閱眾,均是意氣風發。

……

……

“皇上,北虜又進逼遼東,逼近沈陽一線了。”

“哦?李成梁在何處?”

“李成梁殲滅阿台醜類之後,回師廣寧,聽到沈陽警訊,已經又率兵趕赴沈陽,巡撫周永泰鎮守廣寧,以備炒花,曖兔,貴英等部。”

轉眼間,時交八月。

京師在這個時候,西山的紅葉開遍了,中午時太陽照下來也不是炎熱的感覺,而是暖烘烘的叫人感覺十分舒適。

滿城的桂花都開了不少,行走在大街上,時不時的就能聞到桂花的香味,連那些街上泥土裏浸染的尿液糞便的臭味都掩蓋了許多。

時隔一年多了,惟功當初在京裏當清理大工提督的遺澤,幾乎已經一掃而空,轟轟烈烈的清理工程在人們腦海裏只剩下一個“那英國公府的小公爺好生能幹”的印象,別的東西,再也不剩下一丁半點。

萬歷已經正常禦門聽政,眼看就要到萬歷十一年,自張居正逝世已經也過去兩個多月,在這一段時間裏,大政因為固有的慣性還在繼續前行著,各地仍然不停的報田畝清理數字,報減免的徭役銀兩數字,報各省衛所軍和營伍兵的數字及餉俸,萬歷朝編的會計本冊也在不停地下發,今年算是大明不怎麽順利的一年,打年頭準揚水災開始,然後是杭州兵變,接下來就是寧夏兵變,然後是張居正死,然後是杭州又發生民變,新巡撫率東西大營兵平亂,當場斬首百余人,後來斬五十余人,萬歷對巡撫的果決十分贊賞,而對民變之中蘊藏的東西,視若未見。

再下來便是山西大饑,平涼,固原等城的城外挖大坑五十余處,掩埋死去的饑民,時交酷暑,大坑處處皆滿,滿坑臭爛,令人不忍目睹。

再接著蘇州水災,太倉,上海,崇明,嘉定,吳江諸縣狂風大起,暴雨如注,河漲海溢,大風拔樹木,毀田畝,受災達百萬畝以上,漂沒民居十萬余間,淹死兩萬余人。

這樣的大災之後自然還有大疫,萬歷算是真正“親政”了,而目睹的一切,均是叫他有焦頭爛額之感。

正因如此,萬歷心心念念要清算張居正和其政治遺產的打算,不得不擱置了好幾個月之久。

而原本張四維也為充當清算的急先鋒,到目前為止,張四維上的幾個條陳奏折,居然都與張居正無關,反而是和順字行有莫大的關系。

“著李成梁提調麾下將士禦敵,傳諭……傳諭薊鎮戚繼光小心戒備著,莫使北虜得了空隙來占便宜,欽此。”

萬歷的話,立刻被司禮監的隨堂太監疾筆如飛,寫成諭旨,然後送到內閣,附署之後,便可飛馬傳遞到前方。

“呵呵,首輔有趣得緊,”萬歷看著另外的奏折,不覺笑出聲來,“又是叫他麾下禦史彈劾順字行,請將統銷軍糧之權分散各鎮,毋使商家掌握軍國重事……看著有理,其實……”

萬歷已經非吳下阿蒙,對這奏折裏的烏七八糟的事兒心裏明鏡也似,當下微微一笑,將這份奏折給留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