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急報(第2/2頁)

“元輔有痔瘡已經好幾年,此病雖然有便血等症,但並不致命,怎麽突然變的這般?”

“這個,京師急報沒有說,小人不知。”

“好,我知道了。”

惟功心亂如麻,一種不知道什麽滋味的感覺襲上心頭。

這一天,其實早就有心理準備了,他縱不是歷史專家,張居正死於萬歷十年六月前後這個時間他還是知道的,至於死因,一直撲朔迷離。

有人說是痔瘡,也有王世貞那種說是張居正喜歡用亢陽春藥,夜夜無女不歡,旦夕伐之,望花甲又有病在身,操勞國事的人,哪裏能經得起這樣的折騰,時間久了,自然不支而死。

一直到後世幾百年,張居正具體的死因也沒有搞明白,一直算是一個謎題。

此時仍是弄不明白,惟功心中,卻是一陣陣的難言的滋味襲上心頭。

張居正好比一顆參天大樹,他在時,惟功還不覺得如何,現在感覺大明要失去這個人時,他才感覺到這個人的重要之處。

可以說,明朝在嘉靖到萬歷之間,已經有病入膏肓之勢,是高拱和張居正兩人,一前一後,挽救危亡,扶大廈之將傾。

高拱為政的六年多時間,大明已經開始扭轉了頹勢,張居正秉政這近十一年時間,大明儼然在中興。

庫藏兩千萬以上的白銀,數千萬的糧食,其余的各種物資無數。

邊軍強盛,南北俱有名將。

驛傳,法度,俱有改善。

丈田之事,更是人君才能為之,但張居正也是做成了大半。

後來雍正皇帝所謂的攤丁入畝,無非就是在條鞭法之上的改良而已,成就遠不及張居正以人臣之身完成的壯舉。

再有核實兵額,優免賦稅,免除徭役,改力役為僉募等諸多良法。

張居正,無愧救時良相,千古一相的美名。

不足之處當然也有,而且不少,心胸不廣,打擊政敵過狠,過於講究享樂,除了條鞭法之外,沒有什麽制度上的革新,但求全責備,並無意義,自北宋王安石變法失敗後,張居正已經算是不變法的變法,將財政接近破產的明朝重新又帶回國富民強的路上,殊為不易!

“用誠,復州鐵礦我先不過去了。”在馬上,惟功匆匆吩咐張用誠等人道:“你們先去,在礦脈深厚廣博處,擇一合適地址開挖一條河流,要束河高渠,形成激流,沿礦脈四周沖刷而下。我知道那裏有一條復州河的支流,你們考察一下,擇址動工,不必等我親自去看了。”

“是,屬下明白。”張用誠知道惟功可能要回京一趟,當下肅容答道:“遼陽鎮的一切,由屬下和侍從室各參隨並各司,各營,協力來做,每日派塘馬追趕大人,每日匯總匯報。”

“你執掌中軍部,不是重大事情,各司之間的協調,調配,由你來決定就可。”

“若事急,屬下會從權,若無重大急務,當然還是大人決斷。”

惟功點點頭,知道張用誠謹慎小心,不願攬權,只是他已經將中軍部和侍從室,各司、營等框架立了起來,中軍部現在是張用誠管,自然便是可以做主,將來換一個管中軍部,一樣可以用軍令司等各司來管束各部門。

侍從室又可制約中軍部,根本不必太過擔憂。

他沒有多說,只是向自己這個最信的過的心腹微微一笑。可能現在張用誠還不能把握其中的關節之處,慢慢做著,會想通的。

……

……

待他風馳電卷的趕到遼陽之後,正好張簡修返回了遼陽。

聽聞父親病重消息,張簡修失魂落魄,簡直不敢相信。

“前五天才接到父親來信,說是身體尚好,只是需要調理,他已經請師相派得力的醫生自江南赴京,用藥中正平和,感覺身體漸適,怎麽會突然一下子……”

張簡修神色慌張,簡直不知道如何是好。

張府諸子,從敬修,懋修,嗣修,到簡修,張居正都是愛之甚切,前三子,都是進士,懋修還是狀元,都為翰林,慈父之心,連回避和科場規矩都顧不上了。

正因如此,張簡修愛武,便為錦衣衛都指揮,便可至遼東,張居正的愛子之心,在政治人物中也是少有的。

為大吏者,為了避嫌,自己兒子的功業就顧不上了,在張居正之前的內閣閣老們,一旦在位時,其子少有科舉者,就是為了眾人的悠悠之口。

張家諸子,張居正扶的有些過了,也寵的過了,此時張簡修的模樣,就是明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