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牛酒(第2/2頁)

這樣激進的說法和態度,當然不會影響到真正的大家,王宗沐和徐渭一路過來,對堡內的學堂尤為關注。

雖然住了有一陣子,每次路過學堂,看到數百孩童分別按學識的高深在內學習時,兩人都是忍不住激動。

這其實就是儒學所向往和倡導之事,而事實上想辦到卻是太難了,屯堡之中,有如此的規模,已經難能可貴。

特別是萬歷三年,朝廷盡毀天下書院,這樣的情形下,遼陽鎮還能大舉辦學,不僅是初等中等,還有各種大學,武學。

光是這一點,就足夠這兩人留下來了。

學堂,圖書館,大戲院,大澡堂……兩個老者,手撐一頂雨傘,就這麽從這些夢幻般的場景之中,在煙雨朦朧之中,慢慢穿行過來。

看到穿著官服,站在公廳石階上等候自己的惟功,兩人都是眼前一熱。

王宗沐還算掌的住,他的身份,縱國公迎一迎也說的過去,文官侍郎是除了尚書和閣老之外的最重要的職位,惟功以少國公總兵官的身份,迎接於他,並沒有太過逾的地方。

倒是徐渭,一介平民,雖然名滿天下,也曾經使李如松這樣的貴公子拜之為師,但李府上下,其實以清客視之,並不如何尊重。

如果真的拿徐渭當國士,大才,又怎麽會任由徐渭蕭然一身返回浙江,不聞不問,任由徐渭最後貧病而死?

倒是惟功現在的身份猶在李如松之上,卻是有這般折節下交的表示,徐渭的心中,一股暖流便是湧了上來。

“見過總鎮大人。”王宗沐身份貴重,搶上一步,呵呵笑道:“上次在遼陽不曾長談,這一次當請少國公仔細為老朽釋疑,眼前這一切,到底是怎麽想出來的?”

“無非就是誠心正意,想叫百姓過些好日子罷了。”

致仕的名侍郎如此親熱推崇,惟功卻是神色淡然,並不為之所動。他的功業已成,不會因為王宗沐這樣的誇贊就為之色動了。

但這樣平淡的回答,卻是頗見真意,不僅王宗沐一呆,便是徐渭也為之色動。

半晌過後,兩人對視一眼,一起笑了一笑,躬身道:“怪不得這屯堡雖然只是普通軍屯,但卻巍峨大氣,有莊嚴氣象,僅從道路規劃,建築格局,就可見主政者的心胸如何,今聽聞總鎮大人這一句話,更印證了我等猜想了。”

眼前屯堡,建築多半仿唐,底基高,台階闊,飛檐拱鬥,氣象萬千,比起明朝的建築格局,確實勝出不少。

而叫這兩人格外推崇的當然不是建築風格,建築再好,亦抵不過惟功剛剛的這一句話。

“兩位過獎了。”惟功先謝了王宗沐,又向徐渭深深看了一眼,笑道:“青藤先生這一次枉駕光臨,可是不會再走了吧?”

“自然。”徐渭神色淡然,眼中卻是有決然之意:“我與李家,賓主之情已經斷絕,與少國公正好還有當日之約,當然留下效力。”

“先生縱留,也要按規矩在參隨室中考察的。”惟功開玩笑道:“不過列為一等參隨,俸祿從優,這一點還是辦得到的。”

徐渭自嘲道:“不過就是腐儒一個,能得總兵大人這般厚待,已經實屬難得了。”

惟功道:“先生其實大才,適才所說不過是玩笑,武學院副山長一職,虛位以待很久了。”

徐渭眼中波光閃爍,武學院他亦在遼陽城中看過,知道是十分要緊的所在,裏面的幾百學員,全部是優中選優,可以說,千裏挑一挑出來的優秀學子,人才難得,這些人已經全部通過了初級課程,數年之後,便是大將之選。

他一生學識,雖然雜收並舉,什麽都學,但最為自負的還是兵學,這一身學問,不僅僅是在書本中得來,更是在胡宗憲軍中效力,與戚繼光等人相交,在遼東李成梁府中數年考察所得來的,不論步、車、騎、炮,都有很深厚的研究,雖未上陣領軍,但因材施教,亦不負胸中所學。

惟功上手就將這樣的重要職位相托付,由此可見,對自己有多麽信任和倚重了。

徐渭沒有說話,長揖一禮,竟是以下屬之禮參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