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民意(第2/2頁)

將來再有生息繁衍,也可以加入新立的屯堡之中。

整個中左所,除了少數民戶被士紳生員控制著,沒有加入屯堡,其余所有軍戶已經沒有百戶和千戶的存在了,大家全部和屯堡的體系之中,思考起未來幾十年的事情時,眾口交談,無不是屯堡如何,我們遼陽鎮如何。

所有人都對惟功敬服有加,甚至是崇敬到了骨子裏去。

不僅是談起來時,恨不得惟功不到京城去當國公,如李成梁那樣,鎮守遼陽二十年,然後再有幾個可以傳遞家業的嫡子,也如李家一樣,這樣遼陽鎮和屯堡就可以一直存在下去,自己這一世,子子孫孫,最少三四代人,可以過與以前完全不同的日子。

這樣的情緒之下,惟功的長生牌位遍及所有的屯堡,幾乎是家家戶戶都有,每日清晨,都會有婦人焚香禱告,祈禱惟功長生富貴,當然,也祈禱這位總兵大人能夠庇佑這些禱告人的家族。

總兵,國公,在這些百姓眼裏就是如神般的人物,可以用來禱告了!

這並不是誇張,事實上每個屯堡,船廠,港口居住區,大抵都是這樣的情形。每家每戶,都是誠心正意的感激。

試想一年以前,這些人還食不果腹,生下幼童來可能自己淹死或拋棄,因為無法養活,一至冬季,沒有一天能吃飽,每日凍的瑟瑟發抖,每年冬季,大批大批的軍戶凍餓而死。

這並不是誇張,以當時的生產力和遼鎮只有衛所沒有州縣的情形,這是很普遍的現象。當時各鎮,西北軍鎮最為窮困,但地方上還是民戶居多,壓迫不重,要等三餉和天災一起降臨,西北大地的人們才無法堅持下去,大批逃亡或成為流寇。除了西北,便是遼東最為窮困,坐擁數千裏沃土,因為軍衛制度壓榨的太厲害,導致地方十分窮困,毫無力量可言。同時期的江南,閩浙,湖廣,一直到明末北方四處烽煙時,南方仍然是風平浪靜,雖然百姓並不十分富裕,但江南的百姓,富裕過北方十倍,這倒也並不是誇張的話語。

窮困至此,有人拯救他們於水火之中,今昔相比,不亞於兩世為人,是以自內心發出的崇敬之情,毫無作偽之處,純粹是出自真情實感。

今日,雖然雨水淋漓,夏日之雨雖不甚涼,亦不是好出門的天氣,但堡中的人幾乎一擁而出,連繈褓幼童也被婦人抱在懷裏,撐著雨傘,來觀看對他們有大恩德的人。

“孩兒你看,正中那位高大的大人就是俺們家的恩人。”

“你姐姐重病,若不是屯務局借了銀子,還有軍醫來治,怕也已經和我們不是一個世上的人了。”

“孩兒你要記著,自你長大至今,這一年娘才能隔日就叫你吃一頓饅頭,現在你衣食無憂,臉上長了肉,有了紅光,還能去讀書識字,這個恩德,你這一生一世也不能忘了。”

“快跪下叩頭罷,俺們全家去冬差點餓死,那滋味我兒你還記得不?若不是眼前這總爺,哪有今天這樣的日子過。”

“龍行虎步,這就是天上星宿的模樣。”

“果然是和話本裏說的那些公爺一副模樣,你看那額角,看那人中,看那身姿。”

“嗯,說的是,說的是。”

除了婦人的感激話語之外,更多的便是鄉老們的雜談,談惟功的相貌,身姿和舉止,這些人聽慣了評書,也沒甚有學問的話,連龍鳳之姿這樣的話也隨口說出來了。

也就是在這屯堡之中了,若是在京師重地,叫東廠打事件的番子聽到了,無事也生非,說這樣的話,可就更難脫身了。

百姓的態度,惟功親眼見了,那些零星的話語,也偶有飄入耳內的。

而壯丁在前,婦孺在後,不論是老者還是幼童,都是對自己畢恭畢敬,一臉崇敬的模樣,惟功突然覺得,此前的一切辛苦,均是值得,哪怕再苦一些,亦是值得了。

此生,已經為大丈夫矣。

他擡起手來,叫眾人起身,而臉上神情似癡似醉,在這一刻,他沉醉於其中,也享受於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