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伏子(第2/2頁)

在中左所這裏,以往要顧忌黃敬和海蓋參將的家丁,所以海盜不敢過於深入,這一次雖是與黃敬勾結,卻聽說有七百官兵,這個數字很多,不過韓立誠已經詢問過多次,知道帶兵的就是一個千總,沒有遊擊或參將,千總的家丁不會很多,就算是在遼東這樣的地方,最多有二三十個家丁就很了不起了,至於營兵,韓立誠也好,李國強也罷,都不曾將營兵看在眼裏。

他們這樣謹慎小心,完全是出於李三的勸說。

“兩位大爺,還是小心些好。”李三看到兩個海盜一副驕狂模樣,忍不住又是勸道:“這股營兵還算精兵,有鐵甲……”

“得了。”李國強本人就是遼東營兵出身,逃亡後到海上與十來個舊夥計一起為盜,慢慢到十來艘船幾百個部下的規模,他們的老巢在一處海島上,實力越來越壯大。

他一臉傲然之色,呵斥李三道:“營兵?營兵老子們還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嗎?鐵甲再強,兵器再利,也沒有精氣神,一有不順就崩盤,老子可是正經的營兵出身,這遼鎮各營我少說也經歷過十來個營盤,當兵吃糧十來年,還要你個狗才多說?”

李三被罵的啞口無言,他很想用詞匯把那千總部營兵的兇悍之處給描繪出來,但他詞窮了。而且細細一想,那營兵除了每日練的時候口號叫的山響之外,似乎也沒見什麽厲害之處。

黃敬帶李三去過蓋州等地,見過楊紹先的家丁是什麽模樣,馬上左右開弓,幾百斤的石鎖舉著玩兒,十幾張桌子堆起來,攀爬過去形若無事,一個個都是眼神冷漠,神色彪悍,個個都是刀頭舔血的好漢,相比較之下,中左所這個千總部的營兵似乎真的不怎樣,也就站隊還好,刀切豆腐一般的光滑整齊。

“好了,別廢話了!”韓立誠滿身殺氣,煩躁道:“俺們殺上去趕路那股營兵,你們給銀子,以後俺們來中左所,你們支應錢糧,這可是說定了的!”

……

……

“大人,軍情局的人來了。”

“好,請進來。”

天氣溫潤,張豬兒的公廳門窗都大開著,若是再過一陣子天氣熱起來,便得關上,否則蚊子能將人吃了。

他的公務已經漸漸上了軌道,很多公文文書不等天黑就辦好了,營房已經興建完畢,從軍營到公廳到軍械倉庫,軍需物資倉庫,修理場所,室內練兵場,室外靶場,可稱一應俱全。

遼陽鎮的規矩還是和當年的舍人營一樣,做大做全,供給軍人的物資都以最全最好為佳。

七百余名千總部的官兵經過了幾個的集訓,精神面貌有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新軍將士,混雜在老兵陣裏,幾乎已經沒有太大區別。

其實所謂老兵也不大準確,當初舍人營全部是以京衛的武官子弟入營,天生就有祖上余蔭,最少也是副百戶,總旗,但這樣的身份在遼鎮根本沒有人在意,相反,不升到軍士長,隊官,根本沒有人在意,在別人眼裏,你的世職就算是百戶,沒有軍職,就是一個兵。

這樣的人也是少數,張豬兒已經在考核很多人,除了實在不成器的幾個之外,在新的兩個司的新兵抵達之前,會把他們全部提為軍士和隊官一級的武官。

以老帶新,可以共同進步。

“見過千戶大人。”

“好,請坐下說話。”

軍情局的人自成系統,外人根本不知道他們內部的官職和軍職,只知道也是以遼陽的軍職來作為上下的標準,除此之外,更多的內情外人無從得之,也不敢隨意打聽。

在張豬兒面前的這位,就是一副標準的漁民模樣的青年,臉色黑紅,兩手骨節粗大,手皮泡的有些發白,腳也是赤腳,好象不習慣穿鞋的樣子。

如果不是這人拿著軍情局的憑證,張豬兒真不大敢相信,這人居然是軍情局的一份子,而不是真正的漁民。

前一陣,他接到郭宇的一封信,裏頭含糊提到了他和朱尚駿一起執行了一次秘密任務,具體的東西郭宇當然沒說,只是的信中說道:“十分刺激”,光是這四個字,比起長篇大論來,張豬兒的吸引之處卻是無與倫比,只是他自己也知道,他的性格沉穩大氣,不毛躁,這樣的個性幹軍情工作只能在家裏分析歸納總結,不能去行動組,這樣的話,還不如幹千總,最少,他感覺自己在帶兵上還是有天賦的,能獨鎮一方,也是說明上頭對他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