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打行(第2/2頁)

遲子淩當然也是冒了大風險的……最保險的做法就是將這些全部交上去,反正他當初是公務,奉命行事,底下怎麽做,聽張惟賢的就是。

但張惟賢與惟功這兄弟相爭又進入了新的局面,張惟賢的勢力越來越大,張惟功卻有些被邊緣化的感覺。

遲子淩和魏仲平的樂觀估計,也是要多少年後,張惟功入京準備接英國公的爵位,和皇帝修復關系,執掌京營,那時候,在京裏的勢力才能與張惟賢相差仿佛,現在來看,惟功當年在京裏留下來的一切,怕是要被抹的差不多了。

“好吧,我從另外一邊走。”

多年特務生涯,使得魏仲平還是在最後一刻選擇了將小木盒子給抱走,遲子淩也是松了口氣,至此之後,這條線算是斷了,與他無關,亦是與錦衣衛無關了。

片刻之後,張惟賢一臉輕松的步入北鎮撫,遲子淩等人跪迎,而放在張惟賢眼前的,除了倭國之事外,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他的掌握之中。

……

……

轉眼間,進入了萬歷十年的正月。

從臘月起,江北和江南一帶,淫雨不停,後世的江淮地區,華東地區,其實都是遭遇了數十年上百年難得一遇的大水災。

江南一帶還好,雨水降下的頻率不算太密,受災還不是太嚴重,而江北地方,特別是準、揚一帶,受災尤其嚴重。

宋錢度和李文昭出了正月便預備出發,過了初五便乘船北上,他們此行的目的,就是在淮安和揚州各自考察,為順字行的分店做預先的準備。

這也是他們的責任之一,身為南京和松江的大土著商家,雖然不是準揚土著,但在兩地都有相當的關系,江南的出產,原本兩淮地區和揚州也是傾銷的最佳地區,是以宋李兩家都在兩地有很深的經營,做別的不行,安排順字行進入淮揚兩地,這倒是不在話下。

兩人坐在船上,進入揚州地界之後,仍然是大雨不停,從長江渡江而過時便是感受到天地之威,旬月不停的大雨使冬季的長江江水也是暴漲,整條大江一眼看不到邊,如同船行在海上一船,從鎮江到揚州的瓜洲渡,再沿運河一路到淮安的清江浦,好幾天功夫,雨不曾停過,兩人坐的船大,但亦只能坐在艙中閑談。

“南京分店一事,可還順當?”

“順當,已經將店面開起來,順字行的人都來了。”李文昭淺笑一聲,笑道:“寒家這一次也是出了血本,雇了三家打行,幾家腳行來鬧事,就是一個字,打。”

“打了幾天?”

“整打了十一天。我們這邊死了九個,對方也死了不少,天天有人出殯,也真晦氣。”

江南一帶,不論是南京還是蘇州,或是松江,這幾個府因為商業發達,訟師極多,官紳力量強,官府辦事,根本不能隨心所欲,大家都有錢有勢,別處地方能用官府強做的事,在江南就肯定行不得。

縱算是南京城的國公府邸,也有吃癟的時候……崇禎年間,定國公府的少國公就被一群秀才在鬧市給堵住,面對東林復社的秀才們,國公也只能掩面而逃。

風俗如此,打行就應運而生。

兩家鬥的厲害,官面上無法,就用打行之人來打,用財力和人命來決個勝負高低。

打行之人,都是江南一帶的無賴少年,好勇鬥狠,比起京城的喇虎來只強不弱。世人總以為江南人文弱,是因為江南文風昌盛,但明中期的流氓無賴,估計江南一帶,當屬第一。

“唉,我家也用了打行,松江,蘇州,一共打死三十來人。”

“一人不過百來兩銀子,合算的很。”

“是,亦知這些人無非就是這樣的下場,不過,人命總歸是至貴,日後還盼少如今日這般行事才好。”

“放心。”李文昭道:“順字行的名聲在外,一聽說順字行要來,南京各家腳行全急眼了,總得打上一陣,徹底打服了,才會自己去重謀生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合該他們能賺錢,百姓和商家倒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