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叔侄(第2/2頁)

縱然張元德等人沒有再奪嫡的打算,瞧著也是叫人生厭。

張元芳心中討厭此事,索性又和以前一樣,一家人封閉在梨香院裏,自吃自用,除了偶然有祭祀等大事才往正院大堂去,否則平時絕跡不去,眼不見倒也心不煩。

“七老爺,似乎又有人綴著咱們。”

“哦,宵小之輩,隨他們去吧。”

自打入秋過後,張元芳就感覺自己在路途中經常有人跟隨,一旦回首查找,總能看到幾個鬼鬼祟祟的身影躲了起來。

他倒並不怎放在心上,他是都督,掌左府事的都督,不比尋常的閑散武官,加上是英國公府嫡脈,不會有哪個家夥吃了熊心豹子膽來刺殺自己。

在大明,政爭再兇,最終鬧到刺殺政敵的局面也是不多。

他就是有些奇怪,不知道是哪一方勢力在做這樣的事情,想來想去,終是不得要領,只能隨他們去。

最大的可能,便是遼東李成梁的人,李如松在京任過巡捕營總兵官,布置幾個人跟著自己當沒有什麽困難,張元芳也知道惟功在遼陽與廣寧爭鬥的十分兇險,自己這裏,少叫惟功操心一些就少一些,反正縱是他們敢做什麽勾當,自己也不是泥捏的。

一路過小時雍坊,到安富坊,過觀音橋,英國公府便在眼前。

若是往常,張元芳直入左側小門,從夾巷小道直入梨香院中,今日他卻是走角門,繞道儀門進入正堂大路……眼看到過年,張元功召集族中眾人商議過年之事,無非就是年貨的分配,祭祀典禮等雜事,但不參加又不好,張元芳已經足夠疏懶,一年到尾,總不能不和族中父老們照面。

待他走近正堂時,正好遇著張惟賢出來。

與只跟著兩個長隨的張元芳不同,張惟賢頭戴梁冠,穿著蟒服,一身裝扮貴氣十足,身邊卻是十來個穿著麒麟服和飛魚服的錦衣衛中人,穿麒麟的,最少是指揮僉事一級的武官,穿飛魚的,亦不是尋常校尉,錦衣衛極盛時有好幾萬人,怎麽可能人人穿著飛魚,一般的校尉,也就是穿著天青或元青色貼裏,著白靴,挎繡春刀而已。

看到他這般模樣,張元芳不禁皺眉,這張惟賢,得志之後,太驕狂了一些。

“見過七叔。”

張惟賢臉上倒還親熱,遠遠一躬身,給張元芳見禮。

“嗯,老大你這是要出去?”

“是,七叔。衛裏有些事情要去料理一下。”

“好,好,你去罷。”

張元芳點點頭,神色冷淡,道不同,沒有什麽可說的。

“七叔,有一句話,我得說。”張惟賢突又回頭,一臉鄭重地道:“請七叔告訴小五,他和李家不管怎麽鬥,皇上是肯定站在他那一邊。”

說罷,張惟賢又點一點頭,這才帶著從人離開。

張元芳心中微震,知道張惟賢必有所指。他對朝局也不是一團霧水,想了想便明白過來。

李成梁已經是遼東王,不比戚繼光,兵餉皆在朝廷掌握之中,除了心腹浙兵將領之外,戚繼光身邊全是北方將領和北軍,北軍勢大過南軍,戚繼光對薊鎮的掌握十分有限,加上沒有自己的財源,所以雖然麾下雄師十萬,朝廷卻並不忌憚。

李成梁不同,兵餉財源俱在自己手中,勁旅皆是家丁,朝廷早就大為忌憚了。

現在張惟功與李成梁相鬥,朝廷當然不好明著支持,但張惟賢的話很明顯了,萬歷在這件事上肯定是希望張惟功與李成梁鬥下去的。

而惟功是否是李成梁的對手,是不是會鬥輸,那自然不是皇帝考慮的範疇之內了。

到目前為止,萬歷對惟功的直接支持,便是將營餉由三萬六改為四萬,再兩營新兵的餉銀和鹽菜銀等開支,萬歷也在催促兵部盡管核準下發,除此之外,皇帝對遼東的局面並無掌控的能力。

張元芳輕輕搖頭,喃喃道:“君臣,君臣,怪不得小五說過,皇帝是天底下最無情無義之物,我勸他做陸炳第二,他說時勢不同,無從學起,我當時不以他為然,現在看來,到底他還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