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出迎(第2/2頁)

其實他更想要的是開原參將和寬甸參將加上海蓋參將,不過估計現階段一個也弄不到,只能慢慢來。

朝廷的大小相制不是說著玩的,沒有把握之前,他不會去打破平衡。

都司之下,同知,僉事,各衛指揮和屬官,經歷,通事,各庫大使,文武都穿著品階服飾,不同的就是文官戴短翅烏紗帽,武官是方翅烏紗,胸前的補子也有不同。

遼陽鎮的屬下,出迎的倒並不多,大家各有職司,如果不管手中的活全跑出來,想當然的會被訓斥,所以迎出來的只有張用誠這個總管事的,還有也是剛剛返回遼陽不久的陶希忠和他的一群部屬了。

分守分巡道當然不會出面,他們的職司在內地是總兵跪見他們,彼此分庭抗禮已經夠委屈了,叫他們出迎當然絕無可能。

王政和還在城中折騰,拉攏人心,到處找遼陽鎮的黑材料,希圖扳回一城,更加不可能與惟功和衷共濟,出來相見了。

雖然在外奔波這麽久,但基本摸清了遼中遼南到寬甸的情形,還在女真諸部豎立了威望,未來在的女真事務中,大有機會給李成梁挖坑,還找著對付建州左衛和努爾哈赤的方向,惟功的心情十分愉快,下馬的凈手的時候,也是滿面春風。

只是看到道路兩邊的情形之後,雖然有香茗奉上,惟功的臉也是沉了下來。

“張用誠你現在越來越講這些個沒用的東西了……”惟功指著道左兩旁,雖然接官亭裏官員武將眾多,還有不少遠遠圍觀的百姓,他卻直言道:“此時不抓緊屯堡之事,都跑來迎我做什麽,還弄這些虛禮,何苦來。”

這些其實是侍從室總務處的手腳,不過看到唐胖子往後縮時,張用誠忙躬身解釋道:“大人久未回遼陽,大家心裏思念,也是想大人一路辛苦了,所以才這樣。”

“下次不可如此。”

“是,請大人放心。”

雖然出巡是必不可免之事,但想起遼陽屯堡之事,仍然是十分急切。

“大家遠來辛苦,今晚總兵衙門設宴,請大家好好喝上兩杯。”

看著張三畏等人,惟功又換了笑容,大聲邀請。

“多謝太子太保大人。”

“多謝總鎮大人。”

“末將一定叨擾。”

接官亭內外一下子熱鬧起來,剛剛冰封般的氣氛立刻轉變了。

宋堯愈尋了個空,悄聲對惟功道:“大人,今日發作用誠,實在是你錯了。”

現在遼陽鎮中怕也只有宋老夫子敢這麽直言不諱說是惟功“錯了”,惟功也不以為忤,笑道:“老夫子怎麽說?”

“大人在遼陽城中雖然憑殺戮確定了威望和實力,但人心其實未附。現在久在外間,眾人出迎一下又如何?難道就累壞了他們?今日這事,不僅無錯,還要定為形式,咱們遼陽鎮內部自然不必太講禮數,對都司和各衛,還有其余各方的人,倒不妨將禮節講起來,先講禮,再慢慢施恩,人心才會真正依附。”

惟功微微點頭,這宋堯愈不愧是跟著張居正十幾年的智囊人物,雖然制度建設上對他幫助不大,但在這個時代來說,確實是難得的精英人物,拾遺補缺,建言獻策,確實在張用誠等人之上多矣。

當下輕輕點頭,笑道:“還好我叫了他們留飯,算是歪打正著。”

宋堯愈微微一笑,兩手微一合什,道:“阿迷陀佛。”

老夫子跟了惟功之後,突感天命之威,現在居然已經是個居士,惟功雖不以為然,倒也不會去幹涉,只由得他便是。

一行人浩浩蕩蕩,由接官廳赴城中,惟功在沿途只關注那些耕地的軍戶,烈日如滾湯沸油般的曬在人身上,他騎在馬上,身後還有人舉著傘蓋,自是感覺並不難受,而那些軍戶,自是如在地獄之中了。

而看他們的土地,幹涸枯裂,雖然不遠處就有河流,但無人能夠單門獨戶做起引水的工程,而且也沒有這種意識,所以從土地的情形來看,實不容樂觀。

這個時代有條件的會讓耕地輪休,恢復地力,主要還是肥料和引水工作實在做得太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