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萬世(第2/2頁)

當時的小孩成熟的早,四五歲就打豬草,六七歲下田幹活的比比皆是,最不濟也要學放牛,拾糞,劈柴,十四五歲就儼然成人了,十六七就成親,成家立業,所以六到八歲入學,平均十三四歲畢業就可以出來做事,一般商鋪的夥計十三四歲時已經學徒七八年以上了,所以這六年學制十分合理,如果再加上兩年職校,一個學生從八歲入學,到畢業十六歲,已經掌握了一門真正的職業技能,可以當成一個真正的高級人才來使用了。

“大人,這樣的話,最少要等八年……”

孫承宗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可能那會子大人已經奉調回京,或是去別的邊鎮了。”

到惟功這樣的地位,要麽回京襲爵,在都督府當個閑職都督,要麽就提督京營,沒有別的路可走,連京營副將這個位子也不適合他了,或者就是在大明別的軍鎮裏來回調動,以防在某鎮駐紮久了,形成尾大不掉之勢。

不過惟功知道,孫承宗的擔心最少在萬歷朝沒有必要了,最少在遼東無此必要。

李成梁鎮遼四十年,薊鎮戚繼光也有十年,舊有的制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大明中期之後,社會種種弊端出現,也就需要地方武裝力量有穩定的表現,而不是事事仰賴中樞的調度,這和嘉靖以前的情形不同,英宗和憲宗到孝宗年間,大明大規模的戰事是以朝廷調度為主,到嘉靖之後,就是以地方軍鎮為主了。

所以只要惟功不主動要求回京襲爵,相信不論是皇帝還是內閣,都不會有主動調他回京的打算。

不過這些話倒也不必說的太細,惟功只笑笑,隨口道:“十年樹木,百年育人,就算我走了,人才也終究是有用的。”

孫承宗眼中露出柔和的色彩,這一瞬間,他是被感動了。

不過,他還是實話實說道:“大人這樣體系之下出來的人才,恐怕只有大人才知道怎麽去用,放在別人手中,也是……”

他沒說完,不過,大搖其頭。

這麽一大通討論下來,轉眼就接近三更二刻,也就是快子夜時候,張用誠和孫承宗起身告辭,出門之際張用誠請示道:“大人預備在寬甸呆幾天,我們好早做準備。”

“原本打算六堡轉一圈就走,”惟功沉吟道:“今日與傅某人一席長談,倒是增長了我的見識,女真人的事情不是小事,東虜現在看似比北虜消停,其實強悍之處遠在北虜之上……我打算到寬甸馬市內外看看,最好能到一個女真部落,實地看看。”

“既然這樣,我會交代下面準備……”

張用誠確實是一個很合格的部下,聽了惟功的話,便向孫承宗抱歉的笑笑,請對方先回,他卻是往保衛處的駐地而去,顯然,他是要親自督促一下保衛工作的安排,然後才能放心去休息。

很快就是夜深人靜,惟功洗漱過了,一時卻不能入睡,遙望星空,心中有一種奇特的感覺萌生出來……腳下的大地,似乎是在一點一點的堅實起來,今晚所說的一切,就是他的萬世之基。

……

……

“東家,這馬市好生熱鬧。”

“確實,原本以為規模並不大,現在看來,還真熱鬧。”

惟功謝絕了傅廷勛派人保護的好意,自己只帶著張用誠和周晉材等人,當然,還有侍從室保衛處的護衛,一共同十一人,分成兩批,裝扮成購買土產的遼西客商,以商人的身份進入馬馬市之中,觀察貿易情形。

整個市場有二三裏路長,人員已經超過千人,貨物當然也是極多,而且有趣的是,漢貨擺在街北,女真貨擺在街南,朝鮮貨物則擺在街南的一角,可憐巴巴,沒有幾樣拿得出手的,那些戴著大帽子的朝鮮客商也是愁眉苦臉的,一臉苦相。

漢人貨物是以鐵犁等農具為主,還有糧食,鹽、布匹,令惟功吃驚的是,居然還有大量的耕牛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