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一敬(第2/2頁)

“大約是哪家牙行的經紀,一會紅中繼續在門前盯著,要是見他來了趕緊告訴我。”

每個城市都會有牙行,牙稅也就是地方稅的一種,朝廷的國稅是八大稅關收的抽分稅銀,因為稅率太低,一年收入簡直不值一提,原本國稅的大頭還有鹽稅和茶稅,因為濫賞太監鹽引和茶引,也是每況愈下了,可以說,大明現在收入的重頭就是田稅,九成以上的收入是拿田稅裏來的,原本宋人的鹽鐵之利在大明嚴重縮水,茶酒之利根本談不上,而占南宋收入大頭的海外貿易,也就是隆慶萬歷這兩朝才開始放松海禁,但收到的貿易稅也是十分有限,對朝廷國用幾乎沒有任何的改變。

地方的牙行就是地方稅的收取者,牙稅收上來是給地方官府用的,不過牙行與大商人勾結,加上官府,三位一體,商人賄賂官府,牙行居中抽分,財富源源不斷地流向私人,官府一點好處也得不著,而地方官收了賄賂,反正又不修路不造橋的,沒錢就說沒錢,大不了再編一個不與民爭利的借口,冠冕堂皇,振振有詞,士林還得交口稱贊。

倒是牙行的經紀對外來的行商十分刻薄,雁過拔毛,稍有油水的一定不放過,叫他們盯上了就十分麻煩。

張一敬估計牙行一定會來,但最早應該是早日,不過明天早晨的時候,自己的差事已經辦完了。

起更之後,張一敬等八人都換好了衣衫。

一水的黑色夜行衣,包括腰帶和武裝帶全部都是深黑色的,每人的武器都掛在合手的地方,腳上是鹿皮的軟靴,輕便而結實。

待敲梆子的更夫經過,八個人分成三份,分別從廂房邊上的墻上翻了出去。

對他們來說,翻這樣的矮墻太過等閑了,眾人翻墻而出,一點兒聲響也沒有。

“陶成嚳家就在府前大街隔條街的正中,正對著總督衙門,密雲城裏,他家算是大宅院大戶人家了。”

一邊走,張一敬一邊對組員做最後的簡報。

每個人的呼吸都是短促而亢奮,有幾個組員聽到陶成嚳的名字時,情不自禁的就緊了緊手。

身為軍情局的中堅份子,每個人都知道大帥與陶成嚳的往事,這件事不算太隱秘,當然也僅限於順字行和舍人營的中堅力量才能知道,就算是順字行出身的將領,如果沒必要的話也不一定知道。

惟功不想把自己的家仇宣揚的太廣,考慮到泄密的可能是其一,其二就是不以家仇影響大局,以他在軍中的威望,如果知道的人太多,有愣頭青跑去斬了陶成嚳的可能性不僅是有,而且是非常之大,那樣的話,會影響他的整體布局。

“好了,頭前就是。”

張一敬在黑夜裏一樣能清晰視物,軍情局行動組挑人時,夜視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環,然後攀巖,登高臥雪,投毒跟蹤,溜門撬鎖,都是必修技能。

陶家的院墻十分高大,白底墻基,上飾黑瓦,這種瓦又小又密,鋪設的十分松動,稍加用力就會成片的摔落,是大戶人家用來防盜的設施,十分管用。

離的近些,又隱約聽到狗叫聲,這陶家四周全是大戶,自然是家家都養著護院的狗。

離此不遠的對面就是總督衙門的南門,兩邊是鐘樓和鼓樓,還有其余的十幾個衙門,倉庫,巡街的軍士很多,可以聽到雜沓的腳步聲和清脆的馬蹄聲響。

密雲城畢竟是督標所在的城市,防備當然十分森嚴。

“白皮,先丟誘狗的鉺食。”

“發財,撬開大門。”

“其余人準備著。”

張一敬是行動組成員中的佼佼者,正宗的順字行早期的成員,王國峰的助手中排行靠前的核心成員,在他的調派下,所有人井井有條,紋絲不亂。

特制的狗食丟過去,院落中果然沒有了狗叫聲,眾人聽的真切,一陣唁唁聲後,估計是狗被毒死了。

發財的手特別靈巧,大戶人家的門用的門杠特別堅實,但在他的撥弄之下,很快大門就被打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