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遼商(第2/2頁)

皮貨商人,人參商人,然後是收松子、榛子等土貨的商人,關外的人很難想象,遼東密林深處,每到收獲季節,不論是漢民還是女真,北虜,有不少人深入密林,除了射獵之外,就是不停的收這些幹果類的果子,到了初冬大雪封林之前出來,每人最少都好幾百斤,然後就可以拿這些貨物換銀子了。

當然,還有東珠等各色珍珠,海東青等珍禽特產,這個就少而貴,只是少數商人在經營這種較為異端的商品了。

遼陽城中,最著名的就是唐志大,艾可中,李昭祥這三位大商,前兩人是皮貨商,李昭祥是幹果和人參商人,三人都是身家數十萬,跺跺腳便影響遼陽到沈陽到撫順,寬甸一帶商業活動的巨商,此時此刻,三人也是躲在三樓雅座之中,叫了一桌菜,卻是無心動筷子,只是看著鼓樓之下各處的情形發呆。

“這張總兵大人是要派兵動手?”

“這兩天風聲傳的兇,我只當是人們無見識瞎說,現在看來,不是空穴來風啊。”

“這樣做法,遼陽城恐無寧日。”

三人各說一句,都是感覺到對方眼中的憂慮之色。在此之前,他們對張惟功和新遼陽鎮的進駐感覺是歡欣鼓舞……上次各商行進獻大量的銀子和物品,雖說也是因為被懾服於遼陽鎮的武力,這三位大商人的主動決斷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商家是無利不起早,這三人這麽主動,當然是因為順字行的即將進駐。

從物流這一塊來說,放眼整個大明,有哪一家能和順字行相比?如果順字行進遼陽,生意規範這一塊絕無問題,物流費用最少也能省三成,時間久了可能省的更多,而省心這一塊來說,更加不必提了。據唐志大的消息,順字行在遼鎮現在一共三家分店,廣寧店和錦州店,而前屯和寧遠兩地算是一個店,都可以發貨,收貨。

順字行除了糧食托運外,沿著京師四處輻射開來的物流托運業務已經開展的蒸蒸日上,不論是從安全性還是運力,還有服務質量,都足以叫任何一家商行放心。

如果不是這樣,也不會有一年超過百萬的利潤可言。

整個北中國,南到保定和河間以北,西至宣府大同,東北至廣寧,錦州,薊鎮和京師算是腹裏,這是多大的地盤掌握在手中?不要說唐志大這種層面的大商人了,就是身家在萬兩以上,經營範圍超過千裏的商人,誰不知道順字行?龐大的如同一只怪獸,偏又是一頭不吃人的巨獸,不論是經營的手法還是做生意的誠信上都沒有問題,也虧順字行的背景雄厚,在山西鎮也好,宣府也好,還有薊鎮,遼鎮,都沒有叫地方上的官紳和那些武官們給剝了皮,要是一般的商行,早就被吃的骨頭也不剩下了。

所謂的大明時有資本主義萌芽,其實都是夢話,蘇杭一帶的巨商海商,做到幾十萬的規模就開始大量的買地,儲存銀子,將銀子埋在地底藏起來,家族開始大量的培養子弟讀書,考秀才,中舉人,中進士,不是他們蠢,不知道擴大生產規模,獲取更大的利益,而是根本不可能!

蘇州的商人依附某個大人物或某家族獲得了巨額利潤,但如果想保住自己的身家,本家族就一定要有進士官員,這樣才會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那些打主意的官員士紳們才會在動手前有所考量,不敢隨意下黑手。而想擴大規模,蘇州的大商人到了揚州,雖然相隔才幾百裏,但揚州本地的官紳自有勢力範圍,地方官也要重新收買,根本就是一張破不開的關系網,耗費大而獲利少,沒有這麽幹的商人,本地的絲織廠,工人數百就很難管理,過千人的大規模工廠鳳毛麟角,從商人自身和地方的多重安全考量,都不會投入擴大再生產了。

所謂的資本主義,根本不可能誕生在這樣的官本位和小農經濟為主的國家!

隆萬大開海,帶來的不過是少數地方和少數人的富裕,商人想形成歐洲國家那樣的勢力和組成商會,根本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順字行的出現,當然就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跡了。

正因為是一個奇跡,吸引到的商人也多,只是眼前發生的一切,叫三個遼陽商人變的踟躕起來……順字行的主人行事風格是這樣蠻橫霸道的話,他們是真的要考慮一下,未來與順字行大規模合作的必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