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市民(第2/2頁)

在現在的大明,商品經濟發展的比前二百年要快得多,市民階層也多,代之而起的就是市民文化和整個階層的覺醒……在萬歷年間,所謂的抗稅事件有無數起,萬人以上規模的就好多起,最著名的當然是蘇州五義士事件,數萬蘇州市民群起暴動,抗議錦衣衛抓捕蘇州名士周順昌,當場打死兩個校尉,後來五義士出來頂罪,甘願受刑,平息了事件。

朝廷也不為已甚,並沒有窮追猛打,一城人皆反,鬧事的主力最少過千人,但處死五人後也就息事寧人,了結了此事。

現在萬歷朝此起彼伏的兵變和民變還沒有開始,不過如果遼陽城處理不當的話,很可能就是一場大規模的民變的開端,而遼陽是重要的戰略城市,城中的主要居民是軍戶,暴動的危害性就更加上升了不少……林紹勇兄弟和王政和,還有背後的大佬們,打的便是這樣的主意,一旦事起,可以借機調走惟功,或削弱他的權責……反正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至於被他們用謠言起哄騙出來的百姓會遭遇什麽事,受到多大的損失,那他們反正是不會去管了。

……

……

孫承宗是老老實實的投了名刺,然後就是在外頭的門房等著,以他的身份,還不夠昂然直入的資格。

坐在門房,他用好奇的眼神打量著四周的環境,看到熟悉的軍人穿著那一身軍服,忙忙碌碌的樣子,他的臉上,也是顯露出會心的微笑。

這種感覺,十分熟愁,也是叫人感覺內心舒服,如果不是今天發生在眼前的事情,孫承宗的心裏,想必還會輕松很多。

“咦,這不是孫先生?”

就在他等著傳見的功夫,一個身材壯實的青年軍官,還有一個高大的黑炭頭身後接著一個麻臉軍官,三個青年軍官都是標準的軍人儀表,正從總兵衙門左側的廂房裏出來……如果孫承宗一直在遼陽的話,就會知道那裏是通事局軍令司的辦公地方。

因為前一陣的事情,朱尚駿立了一大功,張豬兒和郭宇三人也分別立了一功,他們是到軍令司來辦理档案等相關手續,然後憑證明去軍需局領取獎勵,不論什麽時候發生了什麽事情,遼陽鎮這裏有一個習慣,也是叫人喜歡的習慣,立功之後,不論是評定還是發放獎勵都十分快捷,幾乎不拖,這邊剛立功不到十天,那邊獎勵已經算好,每人的豐厚獎勵已經發下來了。

當然,實物獎勵是一回事,記功系統裏各人的評定等級才是大事,這意味著在遼陽鎮的升遷,還有朝廷官爵的升遷等等。

其實在現在的遼陽鎮裏,朝廷官爵也就是世職還吸引人了,武官不值錢,京裏出來的眼界也大,一品武官在京裏又如何?過的窮困潦倒的也不是沒有,真正是得有權,還得有地位,不然的話,一品武職見了七品武職下跪也不是沒有,跟著惟功大人,最少官職不是問題,根本不必太放在心上。

倒是世職意味著將來的世襲土地,京衛的土地被勛貴和太監們分光了,將門撈著的好處很少,現在已經有風聲傳過來了,大家集團轉移遼陽都司,世職都算在遼陽都司名下,遼東這裏遼陽是還有不少土地的,不象寧遠到廣寧到錦州已經被人占了個七七八八。

除了世職之外,當然還是實質性的獎勵最叫人高興了,張豬兒三人,個個都是興高采烈的,十分滿足。

“是我……你是豬兒?”

“是我呢,先生來拜我們大人?”

“是,在等傳見。”

孫承宗和張豬兒還是在京裏搞清理工作時認識的,彼此間也算有些交情,最少是個熟臉,張豬兒也知道,自家大人對這個讀書人很器重,而孫承宗不溫不火,看到事情就能舉一反三,一看就是個聰明人,又沒有讀書人的那種酸腐勁和傲氣,所以張豬兒對他的印象也很好……“先生,我帶你進去吧,我們大人聽說你來了,一定很高興。”

“好吧,有勞豬兒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