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和解(第2/2頁)

惟功現在是嫡國公,也就是親郡王經過冊封的世子一樣,具有大明律法承認的未來國公的身份和地位,所以朝野之間,尊敬朝廷名爵的都對他以少國公相稱,同時他也是官拜都督,實職也是京營副將,同時還是清理大工的提督,各種身份在身上,沒有理由出外去迎接張惟賢,按家禮他在後,今日顯然要談的是國事,僅憑這一點,他就不能親迎。

“下官見過少國公。”

“大兄客氣了,請進。”

張惟賢風塵仆仆的趕來,一看惟功公服在身,肅容立在檐下,心中不僅不怒,反而是一種說不出來的佩服感湧上心頭。

自己這個五弟,就是一個角色,不管什麽時候都不會叫人失望。

既然如此,他就不賣關子了,劈頭就道:“下官也不進屋了,此來是為公事……宮中生變,少國公知道否?”

“已經看出一些端倪。”惟功不露聲色,還是讓道:“天大的事不急於一時,請進來坐著說吧。”

張惟賢急道:“五弟,我們也不要鬧虛文了,我知道我們在此之前是爭這個國公的帽子,幾次三番,愚兄算是主動出手,也給五弟你添了不少亂子,所幸雖然鬥的厲害,兩邊都沒有怎麽傷了元氣,打來打去,還是祖宗一脈,當此危急存亡的關頭,難道還要鬥下去?”

這一番摸詞是張惟賢縱馬從宮中跑回來時,在馬背上想好的,他也知道,惟功心底磁實,不是那種好說話的人,尋常話語根本打不動他,最少要有七成掏心窩子的實話,才能遞的上去。

“我豈是不識好歹之人……”惟功呵呵一笑,還是讓著張惟賢道:“只是事情越大,越要細說,不能急。”

惟功這樣的風度和表現,張惟賢心裏就只有慚愧二字而已,相比較而言,自己比這個五弟真的是差遠了。

不過這種念頭他不願多想,當下也沉住了氣,隨惟功進屋,兄弟兩人都落座後,張惟賢才又道:“話不必多說,此番清理京營之事,愚兄是想最後一搏,在京營之事上做出成績來,扭轉以前的失敗頹勢,豈料定國公也好,甚至是父親也罷,大家都是想著和光同塵,好處繼續占著,京營不必理會……這些是不急之事,要緊的,就是大變陡然發生,馮印公暗中插手京營事務,著李如松掌握五城兵馬司,現在宮中突然換防,顯然是有大變將生,五弟,我等將如何自處?”

“換防?”

“嗯,說是查察失竊財物和將領貪汙一事,其實不過是搶占宮門罷了。”

張惟賢經過幾次挫跌,見事反明白的多了,當下將午門到皇極門和乾清門各門的情形一五一十的說了,他是當事者,事情又發生不久,述說起來,詳細備至,叫人如身臨其境。

“就是宮變了!”

事情厲害,宋堯愈顧不上再躲在側室,一掀門簾就走了出來,臉上神色十分難看,急道:“大人說要入宮,現在情形已經變成這般模樣,不能再去了。”

“老夫子。”

張惟賢倒也知道這姓宋的是五弟近來身邊的幕僚,曾經在張居正處勾當公事,而且身份是個舉人,尋常的勛貴府邸,找一些舉人秀才當伴食的清客,陪陪客人,吟詩賦詞,畫畫山水人物畫,這樣的人不難找,有真知灼見,能知錢糧兵谷的幕客,非得當道大佬和地方上的督撫才能羅致,畢竟入幕除了能撈錢外,一展自己心胸所學也是十分要緊的。

對五弟能招羅到這樣的人,張惟賢以前又嫉又恨,現在只盼這宋老夫子真的有用才好,是以見了宋堯愈出來,張惟賢執禮甚恭。

“大爺不必客氣。”宋堯愈此時哪理會張惟賢的心思,直筒筒對著惟功道:“人家已經準備停當,這時候不能去自投羅網。”

“大哥,宮中有什麽動靜沒有?”

張惟賢搖頭道:“我出來的時候,聽說皇上在西苑,不過已經快回宮了。”

“嗯。”

惟功思索著,過了一會兒,才漸漸眉目舒展。

他向宋堯愈道:“老夫子,你說現在我該去哪兒?”

“宮中尚未出事,事情還有轉機,不動刀兵為最佳。然而想不動刀兵,手中需有刀兵。”已經證實出了事,宋堯愈冷靜了許多,沉著臉道:“最要緊的,當然是先去中城兵馬司的巡捕營所在!”

“妙!”惟功大贊:“老夫子與我所見相同,哈哈,我心中為之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