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赤紅(第2/2頁)

這種較量,說起來很玄,其實也就是精神與精神的較量,將勁力蘊藏於心,發自於神,將武術由技的層面提到“神”的層面!

“吳將軍,你可是輸了。”

張簡修目視兩人不動聲色的較量,此時勝負分出,他可不是能打圓場的人,當下便是笑言對方已經輸了這一次的比試。

好在這將領也不是小氣的人,在馬上微微一笑之後,手掌在馬鞍上一拍,整個人已經飄然而下,動作瀟灑漂亮,身手敏捷和勁力之強,京營諸多將領中,難得一見。

“末將薊鎮參將吳惟忠,見過副將大人。”

兩人面對面的,這個將領豪爽的一拱手,向惟功問好致意。

“是吳二叔!”

惟功大喜,伸出手去,握向吳惟忠的兩手。

“搭手?”吳惟忠先是一怔,然後臉上又顯傲氣,兩手也是迎了上來。

四手相握,吳惟忠先發力,惟功後發力,四周的人但聽到噼裏啪啦一陣炸響,然後就是看到惟功不動,吳惟忠卻是退後了幾步,然後臉色怪異,甩手不語。

“哈哈,二叔你誤會了。”

惟功見狀只有笑著解釋道:“這是我和吳大叔見面時常用的禮節,二叔回薊鎮後,一問就知端底。”

其實惟功若是想給吳惟忠難看,剛剛搭手時,對方勁力不如自己,以力制之以後,再用沾衣跌功夫,將對方摔倒或是遠遠拋出去都是很輕松的事情,但吳惟賢是吳惟賢的弟弟,也是南軍中有名的悍將,兩年前還只是千戶,這兩年立功很多,一年半前升任遊擊,半年前升任參將,在南軍中是中生代將領中的佼佼人物了。

吳惟忠,駱尚志,這兩個參將是惟功在薊鎮南軍中最為關注的兩個能力很高的將領了。

聽了惟功的解釋,吳惟忠才知道是自己誤會了,而且惟功一嘴一個二叔,十分恭謹,並不以自己少國公和副將的身份來傲人。若是當日吳惟賢正式收徒,惟功就算是他的師侄了。他雖是南人,本性卻很爽快,當下便道:“是我誤會了,不過,惟功,你的身手比我大哥說的要強很多……他吹牛皮說是他一手帶你出來,我看,你的步伐和蓄力倒是有點大哥心傳的影子,但還有很多高妙的心法,這不是我大哥能教出來的。”

惟功點頭道:“還有一些劉顯將軍和馬帥,俞帥的練功心得。”

“還有馬帥和俞帥?”吳惟忠對劉顯不怎麽上心,雖然劉鋌特別的出名,不過畢竟相隔太遠了,但馬芳和俞大猷卻是與戚繼光名氣實力相等的大帥,而且當年在南方打倭寇時,吳惟忠兄弟也曾經與俞家軍合作過,所以對俞大猷的高超劍術還是知道的很清楚,聽惟功受過這兩人的教導,吳惟忠也是由衷的高興。

兩人寥寥數語,都是感覺十分投機,雖然年紀相差近三十歲,但武者之心和將領之心都是相通的,所以兩人一見如故。

可惜吳惟忠不能久呆,他很遺憾地道:“惟功,我要帶部下護衛江陵相國往返,然後直返薊鎮。此次只能匆匆一晤,將來有緣再見吧。”

惟功道:“一定會再見的。”

“哈哈,但願吧。”

京營系統的勛貴和將領,在大明中期還有出鎮地方為總兵的,中期之後,公侯伯就只在京營中任職,不再出任地方了。一則是文官勢大,不想有爵帥掣肘巡撫和兵備道等掌兵的地方文官,二來就是勛貴和京營系將領在北京呆的久了,沉溺於富貴榮華之中,哪裏還願意到地方上去受苦。

吳惟忠畢竟不大了解惟功,只知道惟功是一個武學上有超強天賦的少年勛貴,他哪裏知道惟功的志願!

惟功淡淡一笑,也不多解釋,與張簡修寒暄幾句後,見張居正的大轎已經走遠了,張簡修與吳惟忠兩人便是與惟功匆匆告別,兩人帶著大隊的兵馬趕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