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禮佛(第2/2頁)

惟功盯視著他們,問道:“如果有,就棄此議,如果沒有,在這種時候,我們不信任元輔,還能指望誰呢?”

眾人默然無語之時,惟功呵呵一笑,又道:“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你們好好體會一下,總有一天,我也會遇到這種事的。”

這話說的簡直是霸氣爆棚,眾人一時無語,良久之後,宋堯愈才突然大笑起來。

“妙,張大人,你真是一個妙人。”宋堯愈大笑之後,才盛贊惟功道:“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話說得太妙了,可惜我大明的這些官員,士紳,從來都是能力越大,官帽越大,好處也越大,我學生浪跡二十年,還是頭一次聽到這樣的話,居然是從大人你的口中說出來,那些頭巾客真該愧死!”

所謂頭巾客當然是秀才舉人進士這麽一條金光大道一路上來的官員們,他們言必孔孟,一副忠君愛國的面孔擺在外,但私下裏縱然不全是男盜女娼,但現在的官風士風也不能和成化年之前比,洪武和永樂年間的官員,除了少數人之外,倒還真是樸實弘毅,不負自己的身份,現在麽,水份太大了。

一句話觸動了宋堯愈,沈榜也是面露沉思之色,並不再阻攔,這件事,就算有了定局。

張豬兒眼中飽含淚水,大家為了他的這一點家事,都是出盡全力,甚至連敲登聞鼓的招數都使出來,縱然救不出父親,他也覺得沒有什麽虧負了。

惟功眼中也滿是深沉之色,他雖然覺得張居正此時正需要此事來豎立權威,打擊宮中群小,但張居正究竟能不能下這個決心,他並沒有十足的把握。

……

轉眼之間,十余天的時光匆匆而過,太後的千秋節已至。

整個宮中和朝廷,都是在忙碌著這一件事。

在皇帝大婚之前,朝廷的盛事無非就是小皇帝和太後的聖壽,冬至大朝,春節,新年的祭祀大典,還有就是元宵燈會等節慶。

太後的千秋節比起皇帝的生日來還要被重視幾分,畢竟在皇帝親政之前,還有相當長的時間朝廷大政是由太後來掌舵負責,要等數年之後,皇帝親政建立自己的班底,包括宮中和外朝兩邊,到那時,皇帝的生日才會比皇太後的生日更為人所重視。

整個宮中和外朝都張燈結彩,皇城到宮中,到處都紮著彩棚,工部派出數千工匠,到西苑,南內,萬歲山,內廷,到處都搭建景點,以為點綴。

這些工匠都是世襲的勞役,皇宮大內,對普通人來說是難以企及的禁區,這些匠人卻是自幼就不知道進來多少回了,此時工期緊張,更是心無旁騖安心趕工,終是在千秋節前兩日,才將各個點景和修繕工程全部完成。

在萬歲山壽皇殿下,有一座巨大的柴山,經過的匠人和宮中的太監並宮女都是繞著柴山來說,各人議論之時,都是神色凝重。

柴山四周,則是有數百穿著各色袈裟的僧官布置起來,每日誦經之聲不停,香火繚繞。

所有人都知道,這一日千秋節,就是要在皇太後眼前,點燃柴山,有一個虔誠的大德高僧將會在柴山上,在烈火之中,當場坐化。

這事情,在這些佛門高僧來說,是無比榮光之事,談說起來,都是笑容滿面,便是皇太後也是十分高興,賜酒賜餐,叫闔宮上下都感受這佛法的奇跡。

但對普通的小太監和宮人來說,這種事又詭異又玄奇,而且透著一點說不出的殘忍與暴虐,當然以他們的身份根本不敢議論什麽,只是用眼神交流。

有品級的太監們心裏更明白,只是一條人命對他們來說不算什麽,就算是馮保也不會在這件事情上和具體操作的孫海與客用兩人為難,兩個小猴子想出頭,用一條人命邀好太後,這也沒有什麽,馮保和這兩個青年太監相差太遠了,這兩人對他的權位短期內沒有威脅,用不著打壓他們。

這也是孫海和客用這兩年越來越囂張的原因,皇帝漲長,趨奉的人多了,馮保等權閹礙於身份和年齡的代差,不想把事情做得太過份了。

“去叫人稟報皇太後吧。”眼看就要傳膳了,客用和孫海對視一眼,從一堆花衣蟒袍的太監中出來,叫來一個僧官,吩咐道:“就說時辰到了,那個高僧要往登極樂,將皇太極虔心禮佛之事稟報給佛祖,就這麽說,太後必定會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