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醫治(第2/2頁)

“上次大人說過蜂蜜可以消毒,我們打算用這個試試。”

在對王國峰進行處理和包紮之後,看著已經昏昏沉沉睡過去的王國峰,胡文和淡淡地道:“有沒有效,只能再看。”

他們在外傷止血和正骨方面都有豐富的經驗,但對這種火器創傷,確實是沒有太大的把握。

至於惟功說的蜂蜜能消毒,也只能是試試看。

惟功自己也沒有太多的把握,畢竟他也只是記憶中隱約有這麽一塊,似乎是在某本小說中看到的,有沒有效,真不好說。

他極疲憊的一揮手,道:“你們盡全力就行,盡人事,聽天命吧。”

軍醫們退下之後,剩下來的就是一屋子陰沉沉的順字行出身的軍官們。

周晉材把玩著手中的火槍,臉色陰沉的能掐出水來。兩支火銃都是火繩槍,長長的銃管,打磨平滑的槍護木,火門,扳機,都是精鐵所制,還有竹筒所制的裝著火藥,另有裝著彈丸的竹筒。

聞訊趕來的趙士楨則是把玩著另外一支,他更內行,看了片刻就對惟功道:“這是戚帥仿倭寇所制的鳥銃,銃身全部是用閩鐵所制成,護木打造平滑,‘鬼’和‘線門’都是打磨的十分光滑,火藥和子彈都是按試驗的來配給,藥多則子化,藥少則子無力,從國峰的傷處來看,這兩個打銃的家夥都是正經的薊鎮兵,訓練很好,用藥給藥都是十分精到準確。”

惟功聞言也是默然,他真沒有想到,大明的火器已經發展到這樣的高度了,火銃和他小時候在農村見到的火藥槍沒有太多的差距了,只是那種老土槍是燧發槍,用火石代替了火繩,槍機配件更簡化了一些,除此之外,就是火藥的差距,除此之外,幾乎沒有什麽區別了。

至於趙士楨說的倭寇,其實是漢人海商集團,真倭反而很少用火繩槍,雖然日本的火繩槍技術也很高超了,但真倭是用倭刀為主,因為真倭是流浪的破產武士為主,他們是不屑用這種農兵使的玩藝的。

所謂的“鬼”和“線門”,也就是火繩槍的扳機和火門,這是大明特有的說法,戚繼光在得到先進的鳥銃樣本後,很快就加以改良並且大量生產,比起國力來大明還是傲視天下的,戚繼光的鳥銃全部用上等閩鐵打造,工藝合格,在和持冷兵器的殺手隊配合時,一百步用鳥銃手齊發,八十步用火箭,六十步用弓箭,用遠程飽和打擊後,步兵殺手隊上前擊潰敵人,百試不爽。

因為制作極多,而且薊鎮是一個擁兵十萬人的大軍鎮,就算鳥銃是軍國利器,花費大價錢的話,買通兩個薊鎮的鳥銃手,並且帶出兩支銃來,並不算難事。

“也就一般般的貨色。”

天才趙士楨對眼前這兩支火槍並不持太高的正面評價,很不屑地道:“雖說用的東西不錯,但打造的都是一般,也就勉強合用罷了。嗯,我最近正在考慮,造可以輪轉的火銃,一人持銃,可以輪發五六次以上!”

“老兄,我倒以為你的想法並不對。”

惟功這種後世來的偽軍史愛好者對火槍也是一知半解,不過不妨礙他教訓趙士楨。

“要緊的是提高火藥的功效,少藥量而勁力大,輪發這工藝對你可能不難,但很難量產,對軍鎮的需求來說是浪費和不切實際。然後便是以規尺定下機床和打造時的標準,你看這兩支銃,銃管標準不一,這就使得每個士兵還得根據自己的銃來試驗放藥量和打磨子彈,再有,零件太多,如果能簡化銃身,打造起來就更省時省力。另外我覺得銃管太細長,這是為了增加裝藥量和推力,但也使彈丸太小,火銃不可能有太大的殺傷力,如果改進火藥,增粗銃管,加大裝藥量和加大子彈,這種火銃,才是真正的軍國利器。”

一番話說的趙士楨如癡如醉,他對火銃是一直很關注的,不然也不會成為改進魯密銃和創作出迅雷銃的大家了,惟功的一席話,等於是給他指明了研發的方向,對他這樣水平的大匠師來說,等於是成功就在眼前了,激動,是不可避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