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辦法(第2/2頁)

在惟功說的時候,張居正也是很認真地聽著,聽到最後,他的眼中顯露出吃驚的神色。

在一邊的楊果也是用驚疑不定的眼神打量著眼前的這個少年……他知道惟功是什麽人,今天廷推的事正好傳遍了京城,楊果在京等著上任和元輔接見,事畢後就到吏部辦手續上任,消息也很靈通的。

這麽一個武職官,騎射雙絕,在京城隱然被稱為第一高手的少年,居然對經營之道也這麽精通,這實在是叫人太意外了。

“非常之時,就是聽說楊大人也在這,就要任平遠知縣……”惟功繼續道:“雖然運送軍糧,來往都是薊鎮和遼鎮等邊軍各鎮,但在沿途行進和抵達地方時,還是很需要地方親民官協助的,比如下官想在平遠開一間順字行的分行,所需地方不少,也要動員不少民工,如果找當地大戶協助的話,恐怕要被敲太多的竹竿,買馬的事就又要耽擱了……”

說到最後,房中的兩個文官都徹底明白過來了。

張居正感慨道:“張惟功,外人一向誇說老夫精明,但現在看來,最少在少時,老夫遠遠不如你啊。”

楊果也贊道:“張大人真是石頭裏也能熬出油來的心思……確實,找地方大戶不妥,下官如果到平遠上任的話,一定會鼎力相助的。”

他也看得出來,張居正對眼前這個少年還是很喜歡的,楊果本人也對張惟功十分欣賞……他是從下吏一路奮鬥上來的,喜歡的就是能做事和能說明白話的人,張惟功剛剛的一番話,目的明顯,條理分明,辦法也很充足詳細,可行性也很高,說話的條理性也很不壞……其實後世中人,經過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的訓練,在說話考慮事情上,確實要比古人強不少的,古人中除了少數的精英之外,多半的人就算是聰明也只是讀死書背死書的,從五六歲就開始宇宙洪荒天地玄黃,然後是背誦四書,讀集注,寫大卷子練八股,就算考中了,不論是社會經驗還是處事之道,這些官員都欠缺的很,更不要提那些成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了,很多農民粗衣惡食,從生到死不離家方圓五十裏,這樣的人想有條理和想法,也確實是太為難了一些。

所以楊果對惟功確實十分欣賞,頓時就拍胸脯答應了惟功順字行開在平遠的請求。

張居正在此之前並沒有輕易表態,只是以指叩桌,思索著惟功的話……以他的身份地位,考慮事情是要想到方方面面的,不能夠輕易做出決斷。

不過在楊果同意之後,張居正也下了決心,首肯道:“既然你都想明白了,就按這個辦法去做吧,老夫希望在明年大閱之前,最少你的馬軍能象個樣子!”

舍人營在五軍營下各營裏還是比較特殊的,畢竟營中都是武官家族的舍人和余丁,那些普通的大頭兵是沒法比的,如果大閱時舍人營能嶄露頭角,大大的出一回風頭,那麽張居正就能公開宣布,京營的整頓也是有了眉目和相當不錯的成績,有這麽多優秀的舍人,就意味著未來有這麽多優秀的軍官,有了軍官,還被帶不出象樣的兵馬來?

這個思路是很對路子的,這也是張居正一直以來對惟功很大力度支持的最要緊的原因。

同時他對惟功經商沒有什麽不滿,惟功這邊也沒有什麽可隱諱的……這年頭哪個官員不經商?大名士王士楨總以德行來指責張居正,老王家是世代為官的,王氏兄弟在嘉靖年間為了從嚴閣老手裏救下要被處斬的父親,在午門前長跪號哭,因此得了孝子的好名聲,加上文才是驚才艷艷,王士楨已經隱然成為士林的領袖人物,但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家裏可是開當鋪放高利貸的,這年頭的當鋪比後世的黑社會還要黑上幾分,弄的人家破人亡是很輕而易舉的事情,地方上的官員稍有良知的都會嚴厲打擊當鋪,王家因為世代為官,王士楨更是士林領袖,所以沒有人敢管……官員連當鋪錢莊都不放過,順字行這樣的商行已經算是官員經商中的楷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