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章 聖學(第2/2頁)

畢竟這個收入水平,實在是太駭人了一些,占現在大明一年收入的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之間,這個收入,是很多人難以想象的。

“辛苦倒是不怕,不過最近風聲不穩呢。”

“是不是還是被人看出端倪來了?”

“是的。”張用誠神色略顯緊張,點頭道:“我們的進貨出貨,不管怎麽隱瞞,畢竟攤子鋪大了,而且現在不再是散客小商,不少南方的巨商也知道我們順字行。這樣下去,利潤會越來越大,但是被人盯上的風險也大了。最近幾天,每個店門前都有不三不四的人在轉悠,打探消息……”

“要查。”張惟功道:“多派人手,查查是哪一家對咱們有興趣了。”

“嗯,回去之後就辦。”

張用誠把心底的擔心對惟功說了,感覺松快了很多,在馬上抱拳一揖,終是神色從容地去了。

其實惟功對他的心理也很了解,不算帳還好,算了帳就嚇自己一跳。一個月四萬兩銀子的凈收入,在幾年前還是饑一頓飽一頓的孤兒來說,晚上嚇地睡不著覺也是正常的,張用誠的緊張,也是在情理之中。

至於有人打自己的主意,惟功一點不奇怪,京城這樣的地方,潛在水底下的全是深海怪獸,吃人是不吐骨頭的,利益之爭,說白了無非就是看誰狠,誰的拳頭更大而已……誰想動,只管放馬過來,至於結果如何,那可就是難說的很了!

……

從崇文門進內城,往北不過二裏地左右光景就到了後世長安街,今世禦街方向,往西走不遠地方,就是巍峨壯麗的十王府和燈市口等當世著名的建築群落和市場,沿途所見,是一片片的房舍和房舍之間形成的胡同,多少個小胡同再慢慢匯流成大道,辰時已經是天光大亮,他從東安門進去,沒有繼續從午門左右掖門入外朝,而是在南長街就拐彎,一路往北,到東華門附近時,正好是一個很熟悉的指揮同知坐班值更,象征性的驗看了牙牌之後,便是笑著叫張惟功進去了。

“皇上在文華殿,早些過去吧……今日可是經筳的日子。”

“多謝多謝,趕明兒有空了請錢同知你喝酒。”

“哈哈,那最好不過。”

初秋時節,正是北京最好的時候,後世有名的香山紅葉就不提了,整個京城,也是罕有的變的清爽。這麽一座一百五六十萬人,高峰接近兩百萬人的大城,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少了一些沙土,泥灰,還有陰溝出來的惡臭,空氣不錯,天空蔚藍,少雨多晴,這樣的日子裏頭,人的脾氣都是好了許多,張惟功一路過來,在前往皇帝所在的文華殿時,和他打招呼的人就頗為不少。

一轉眼,皇帝已經十四歲了,但整個生活的節奏仍然是一如往常。

早起讀書,聽講,每隔十天舉行一次大規模的,由內閣、六部、科道詹翰等文官,並有少量勛臣和親臣陪侍的經筳。

每年年初,舉行正旦大朝會,隔不多久,往南城天壇祭祀天地,祭祀太廟等。

國之大事,在戎在祀,未成年的皇帝,核心的任務是讀書,其次是充當禮儀上的用具。

枯燥的儒家經典和治國之道的學習,換了一般的少年肯定是抵受不住的,好在萬歷確實是天資聰穎,常年的接觸下來,惟功倒知道這不是對帝王的濫俗吹捧,小皇帝確實是很聰明的一個人,領悟力強,有定性,能坐的住。後世十來歲的小孩學的是什麽,眼前的皇帝學的又是什麽?真心是不容易啊……

當然,皇帝也是有這個國家最強悍的一群老師,隨便挑一個出來都是飽學之士,學問都是沒說的,而且能選在帝側,做人做事肯定也很不錯的,象李講官那種無能之輩,就算沒有張惟功的存在,也肯定早就被排擠出去了。

加上一個張居正是總負責,聖學日進,也就不是一件足資奇怪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