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章 鋪子

“貂皮一萬張,狐皮五萬張,雜皮三萬張。”

“平機布八十萬匹、粗布四十萬、夏布二十萬,串布十萬……”

“油,定油四萬五千簍,荊油三萬五千簍,草油兩千,四直河油五千……”

“棉花六千擔……”

“燒酒四萬擔……”

“芝麻四萬石、榆皮三千斤,北絲三萬斤,江米三萬五千石,瓜子一萬石,腌肉二百石,紹興茶一萬箱,松蘿茶兩千駝,玉石五千斤,寶石、金珠、風磨銅、鉛、沙汞、犀牛角、象牙、各色藥材都在萬斤以上,一年用酒曲八十萬塊……豬五十萬口,羊三十萬口……”

看到這些數字,張惟功深為震驚。

深吸口氣,感受這數字給自己帶來的沖擊和震撼,半晌過後,他才向張用誠問道:“這就是六家皇店一年的進貨量?”

“是的,還有一些官店抽稅過後的記錄,有些雜亂重疊,大體上是沒錯的。”

“皇家貢物,還不在內吧?”

張用誠沉吟片刻,很多統計工作都要耗費銀錢和人力,他也不能盡數了然,只能含糊答道:“皇家用度暫且實在打探不出,只知道一年貢炭就得五百萬斤,每年購買金珠使費在數十萬之間,綾羅紗布等皆由蘇州織造貢入,具體也不知道。還有生鐵熟鐵,有遵化鐵廠貢入,再有黃金,由雲南一年共入兩千兩。”

張惟功展顏一笑,拍了拍張用誠的肩膀,笑道:“做的很棒,已經很難為你了!”

張用誠靦腆一笑,臉上也顯露出一點兒得意的神情,和所有人一樣,他也感覺能得到張惟功的誇贊,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行走在熱鬧的京城街頭,感受著春夏時風吹過來的滿臉的塵土,惟功整個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北京現在的人口,按當時學者的說法是:京兆之民,十得一二,營衛之兵,十得四五,四方之民,十得六七。

按北京營制帳面上有三十萬人,實際上還有十五萬左右,連同家屬才十得四五,這座城市,人口肯定是在百萬以上,在一百五十萬之間了。

所謂四方之民,就是商人,舉人,遊客,百姓等等。

為了供應這一百五十萬人的生活,當然也衍生了數以萬計的商家。宛平,大興兩個京縣的商鋪共用三萬九千八百余戶之多,一共有一百三十二個行業,服務的對象便是以四方之民和營衛之兵及家屬為主,當然還有十之一二的僧道。

在京城,道路兩邊已經被窩棚和普通的民居擠滿了,每隔十余家便有寺廟道觀,香火之盛,也遠非別的城市可比。

供給這一百五十萬人和近四萬家商家的各色物資,就是由六家皇家總體控制!皇店好比是總批發商,進來的物資由皇店統一再進行調整分配。

九成的物資,便是在張惟功手中的這張清單上了。

光是豬便有五十萬口,羊三十萬口,這兩樣看起來駭人,但一想皇城和宮城有超過十萬人,這些人就消耗了大量的肉食,再有內外兩城過百萬的百姓,一年這八十萬口豬羊的數字也就沒有那麽嚇人了。

就像是宮中用的薪炭,一聽說是五百萬斤,一定是有不可思議之感。但明廷用太監和宮人極多,現下最少有兩三萬人,冬季取暖唯有指望炭火,還有京營將士,也是由皇家賜給炭火取暖,每人平攤不過數十斤,一個冬天最少冷百日,所賜炭火,其實是不夠取暖用的,非得自己再設法購買不可。

看到這些數字,張惟功的感覺便是唯有振奮。

他心中自有打算計較,北京城的商業越興盛,他的主意便越是容易施行。

“惟功大哥,咱們打聽皇店和官店進貨做什麽?”張用誠卻有點兒理解不了,問道:“上好貨物,他們都先盡著宮中,再就是勛戚朝官,然後是各大商行,咱們開設的小店,只怕人家理也不理的。”

皇店不僅是有總批發進貨商的資格,同時也是負責京城大部份物資的調運和分配……當然,不是國家層面的,最要緊的物資還是漕運過來的江南糧食,通州儲存的糧食永遠不能低於百萬石的儲備,朝廷專門有倉儲侍郎,從戶部派出,專門負責儲備糧的管理和調配。

就算如此,皇店的職能也是非常厲害了,當然,從大明的種種規定和現狀來看,對工商業的鉗制打壓也是十分明顯,一般的商人對皇店官店是避之不及,張惟功卻對皇店多加了幾分關注,這便是張用誠不解的地方。

“這個你先不必管了,先將市籍等事做好辦妥。”

“是。”

“六十兩銀子,頂三開間的鋪面下來。”

“是,六十兩,差不離就是前三間後五間帶院子偏廂了。”

“這個你放手去辦便是。”

“都城隍廟大市裏頭也有幾家賣皮貨的,咱們要不要和他們稍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