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伐明(一)

高起潛當真是納悶非常,卻怎麽也想不通消息為何會傳的如此之快。他自是不知,張偉派在京師的探子早就得了消息,他還沒有動身,便以一天八百裏加急的速度飛報台灣。

是以待崇禎派高起潛赴台申飭張偉的消息一傳到台灣,張偉的漢軍軍情部及高傑的司聞曹立時行動起來。派出成群的細作奔赴閩粵各地,將皇帝派太監來台一事大加宣揚。其中添油加醋,歪曲胡扯、造謠惑眾等各種情事,都是各諜報人員必學的最基本課程,那閹人在明朝早就名聲極壞,明朝立國兩百多年,權閹一直不斷,從王振到魏忠賢,無一不是禍亂天下之輩。此時皇帝派了宦官前來台灣,原本是想息事寧人,在張偉的刻意布局宣揚之下,到反似他即將被閹人逼迫打壓一般。

加之中國人最愛小道消息,自周朝起就有童謠、流言、揭帖等各式各樣的造謠辦法。離此明末亂世最近最有名的謠言,便是:“石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元末修築黃河的役夫原本就不堪其苦,在韓山章、劉福通等人挖出埋下的石人之後,果然群議沸然,各人皆以為反元時機已到,元室將亡,於是一夫倡命,群氓皆起,待朱元璋收殘殘局,天下歸明,這元朝到是當真亡在這石人之上。自此之後,燒餅歌流傳於世,明朝大大小小起義不斷,從唐賽兒到徐鴻儒,皆是以預言及宗教蠱惑天下,是以封建王朝之際,最忌讖語。張偉自決意起兵反明之後,早就派出大批手下分赴各地,用圖讖、童謠,揭帖,偽燒餅歌各式辦法,早就在民間弄的沸沸揚揚,那各人均道:“成祖的後代享國二百多年,現下早就弄的天怒人怨,現下建文帝的後人回來爭位,要把大統奪回。”

此事在閩粵各地的風傳,那兩廣總督和福建巡撫自然早就知曉,只是無憑無據,謠言根本就無法查出,甲傳乙,乙傳丙,各級官吏雖然心中惴惴不安,不是傻子都知此事斷然不是空穴來風。聯想到張偉可能起兵造反,各官都是心驚膽戰,唯恐戰火燒來,斷送了自已前程。是以此時明知道事情絕不簡單,這福建巡撫朱一馮老官僚出身,只想平平安安做完一任,到時候告老還鄉,任憑你天翻地覆,卻再也不幹他事。

是以此時見高起潛納悶,他也只微微一笑,向他說道:“歷來朝廷派欽差下到地方,總會有些傳聞出來。這台灣張偉桀驁不馴,高大人的差使並不易辦,是以民間傳言紛紛,台灣那邊想必也有所知聞,是以早早兒的把官船派過來,就等著接您呢。”

因見提起差使不易辦雲雲時高起潛臉上神色大變,顯是頗不樂意。那朱一馮人老成精,哪不明白自已的話不大吉利,恐觸了這大太監的黴頭。他小小一個巡撫,原本攀的是首輔錢龍錫的關系,此時錢已被革職逮問,沒有了靠山的他,如何鬥的過這皇帝身邊的親信太監,惹毛的他,只怕一封密奏回去,自已的官職立時不保。若是再輕輕題上幾句:該員黨附龍錫,交通張偉,圖謀不軌……,只怕不但官職沒有,小命能不能保,尚在兩可之間。忙又道:“話說回來,高大人你是京裏掐尖兒的大人物,由你親自赴台,那張偉豈有不束手就範的道理?”

俗語說千穿萬穿,馬屁不穿,此時雖頭疼於消息走漏,卻又得知台灣派船來迎,這巡撫雖然一把年紀,又是封疆大吏,對自已卻是恭恭敬敬,不敢違拗。高起潛雖然是閹人,脾氣甚大,此時卻也是似笑非笑,向著朱一馮道:“咱家不敢管地方的事,一直在軍中,是個直脾氣,巡撫大人莫要怪咱家失禮才是。”

“不敢,不敢!”

“朱大人,我能把這禍事消彌了最好。可萬一有什麽變故,你這防務上,還得更加經心些才是。我這一路行來,滿眼看過去,別說是地方上守備的那些老弱殘卒,就是你的省城,那那些把守城門的士兵,一個個圍著大姑娘小媳婦飽眼福,跟著人群打轉磨屁股的,撿些小石子下五番棋,城門口便是這番景象,還能指著那些兵油子在衛所裏軍營裏更經心訓練,準備著迎敵?”

他扳著手指頭,將一路上所見所聞一樁樁說與那朱一馮聽。他雖是宦官,到底久歷軍伍,在盧象升軍中呆了數年,其中情弊盡然知曉。此時雖娓娓道來,語氣和緩,神色不變,那朱一馮並堂上所有的福建地方官員及各鎮總兵軍將皆是汗如雨下。半響過後,方聽得高起潛說完,朱一馮忙笑道:“軍備廢馳,無論是兵將、裝備,還是訓練,還有餉俸皆是不足。其實通天下都是如此,現下國用艱難,衛所兵逃亡大半。福建這邊,還算是好的呢。”

高起潛尖著嗓子怒道:“你這是虛言狡飾之辭!朱大人,我在盧本兵軍中見到的可不是這般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