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鼎革(六)

只是他們學習之時,大半都是年紀已長,再加上籠統而學,只得其形,未得其神。且自何楷來台之後,將那些不是儒學的雜學分將出去,更加降低了非儒學學說的地位。第一批畢業的學子,三分之二仍是學了四書五經的舊式士子,雖然學了些新學,又鍛煉了身體,到底只是舊瓶裝新酒罷了。

張偉思忖一番,向吳遂仲道:“我知道此處也缺人手。不過,這些孩子我培養不易,還要用來做大用處的好。你給我精心挑一百人出來,要略懂醫術,地理;身體強壯,火槍射術也過的去的。”

吳遂仲一驚,向張偉道:“大人,可是要將他們派出,去那呂宋島為官?”

“你心思到動的快!沒錯,呂唯風那裏很缺人手,這些孩子馬上馬下都成,比原本的那些手不提四兩的書生強的多。呂宋那邊情形復雜,正需要用他們。”

吳遂仲急道:“這些孩子剛出官學,並無經驗。且去海外數千裏之遠,家中父母,想來也是不舍,請大人三思。”

“不必多說。當初我來台之時,也不過二十出頭。我既然派他們去,自然會讓漢軍保護他們的安全。先在馬尼拉城歷練,過上幾年,再分派各地為官,讓他們的父母放寬心好了。”

又向吳遂仲道:“我令你想呂宋分地設官的節略,你可想好了?”

“大人,已是想妥。一會子便可派人送至你的府上。”

“甚好,遂仲,我下一部要整頓漢軍軍務,政務上你多費些心。不要怕擔責任,甚或是有人說你專擅。我人在台北呢,你一個文人,怕怎地?”

又向他壓低嗓音,令道:“不止是呂宋,台灣的官制,也需改革。你常與那些大儒談談,問問,自從有孔聖以來,天下無過三百年的王朝,難道各代天子,就沒有一個內聖外王,一心以孔聖教導治天下的?其興也勃焉,其亡也乎焉,先是有勵精圖治,後就有荒淫無道;究意是孔聖的教導不對,還是後世人無法殝至三代之治?千百年來無人做到,難道此事非人力可及?若是如此,是不是該當改弦更張,想想其它的好法子?這些話,我不方便和他們說,我身份如此,若是我說了,要麽就立時激走一大批人,要麽,就說我以勢壓人。你來出頭,再拉上復甫兄,這些夫子們最多吹胡子瞪眼,罵你們一通也就是了,斷無大礙的。”

陳永華在一邊聽的真切,一臉苦笑,向張偉道:“志華,你是將我放在火上烤啊!”

張偉略一點頭,極是誠摯的答道:“這件事別人做不方便,或是不夠份量。只好把你們放在這個風口上了。無論如何,這件事也是非做不可。為了方便論戰,所有的言論策論,都該讓大家都看看。我的意思,朝廷不是有塘報、坻報等官府公文麽?咱們就設一個《台灣太學報》,以學術研討的名義,把一些讓這些老夫子們頭疼的東西放在上面。這樣,原本欲清高置身事外的,看到一篇令他火大的文章,該當如何?”

陳永華笑道:“只怕立時便提起筆杆,大加駁斥。”

“就是要這樣!這種事情,就怕一個巴掌拍不響。要是沒有人理會,終究還是一潭死水。待咱們造出影響來,不怕他不來辯論,越辯則道理越明。如此再三的反復,報紙越來越引人,學術大家們紛紛著文發言的,數年之後,學術倡明,數十年後,則思想改變可期。這可是功在千秋的大事,復甫兄,一切都看你們的啦!”

他說的興頭,又向何斌道:“不光是學術和政治的報紙要搞,還要搞一個商報,把各地的貿易信息都刊列於上,何處需何物,何物在某處最貴,獲利最多。還有那市井百態,家長裏短,這些都刊行於報紙上,免費贈送。開初或許人不信,慢慢過上幾年,大家都知道這報用處甚大,自然會搶著要這報紙。到那時候,報紙可以出售,可以收費給人做廣告,銀子自然就賺回來了。這還是小事,待這種報紙深入人心,便可借由報紙宣傳政治,潛移默化改變人心,這可比一味說教好了許多。”

他這些話在情在理,何斌等人都是精明之極的人物,細思之下,果真是如他所想。當下那何斌嘆道:“真不知道志華的腦袋是怎麽生的,這些主意當真是妙極!”

又向他問道:“怎地你來台之初,沒想起來用這個辦法?而是用嚴苛之法,禁止百姓非議時事?”

張偉一笑,向何斌答道:“一顆小樹尚沒有成長茁壯,你卻去搖它,其後果如何?來台之初,你我赤手空腳,除了些須家財,當真是身無長物。百姓不服,士人不曾歸心,沒有軍隊,沒有官員。更重要的是民智未開,那些土裏刨石的農人百姓,知道認什麽字?報紙出來,你讓誰看?家有百樣事,先緊急處來!我先讓他們吃飽飯,再令子弟讀書,庶已可以收到實效。否則的話,當初你我根基不穩,坐視下頭有人造謠生事,隨意聯絡士兵官員,利用宗族勢力對抗你我。那麽,只怕你我二人的屍體,此時早就在地底腐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