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漠孤煙馬蹄疾康熙親征噶爾丹(第3/6頁)

噶爾丹是一個猛人,沒有沙皇贊助,也絕不會放棄軍事計劃的。六月,噶爾丹沿著格爾格河進軍,來到烏爾會河畔。理藩院尚書阿喇尼帶著軍隊緊緊跟隨噶爾丹,阿喇尼的任務是監視噶爾丹,康熙一再叮囑阿喇尼千萬不要和噶爾丹正面沖突,等各路兵馬聚集以後再前後夾擊。

不過,阿喇尼沒有遵守康熙的指示,後續部隊還沒到來之時,他就向噶爾丹發動了進攻。阿喇尼派遣了兩百個蒙古武士偷襲了敵人的前鋒部隊,然後派五百個喀爾喀人騷擾敵人護送牲口和輜重的隊伍。看到敵人的牲口和輜重,蒙古軍和喀爾喀軍爭先恐後地搶奪,軍紀一片混亂。看到部隊一片混亂,阿喇尼下令撤軍,可惜部隊已經混亂,不聽使喚。噶爾丹立即將部隊分成兩翼,布陣等待敵人。阿喇尼派遣清軍進攻,噶爾丹讓部隊齊發火器。清軍驚恐之下,連連敗退。

接著,噶爾丹兵分兩路夾擊清軍,清軍潰不成軍。阿喇尼擅自出戰讓康熙很憤怒,革去他的議政頭銜,並降四級。

七月,噶爾丹挺軍深入烏珠穆沁。康熙明白,必須重拳出擊了,他命令哥哥福全為撫遠大將軍,兒子胤禔為副將軍,從古北口出發;和碩恭親王常寧為安北大將軍,和碩簡親王雅布、多羅信郡王鄂劄為副將軍,從喜峰口出發;康熙自己,則率領中路軍,親自征討噶爾丹。

康熙這次是鐵了心要將噶爾丹一網打盡,為了一舉摧毀噶爾丹,康熙屢次派使者去噶爾丹那裏,揚言要和談,實際是為了麻痹噶爾丹。

康熙的舅舅佟國維率領先鋒部隊,康熙對他說:“先遣部隊到達前線後,如果噶爾丹準備逃跑,你們一定要全力追擊;如果噶爾丹前來迎敵,千萬要穩住,不要主動跟他們硬拼。”

佟國維問:“那我們應該怎麽辦呢?”

康熙說:“你可以告訴噶爾丹,聖上特派遣和碩裕親王和皇子前來,和你和談,申明禮法,從此以後,結盟友好。”

康熙還讓人送給噶爾丹牛羊,噶爾丹也派人到清軍大營裏,一再表示願意和清廷修好,秋毫無犯。與此同時,噶爾丹強烈要求清廷交還土謝圖汗和哲布尊等人,聲稱只要清廷做到了,自己馬上撤軍。

七月底,噶爾丹大軍深入離北京只有七百裏的烏蘭布通,由此可見,噶爾丹根本不把康熙放在眼裏。清廷撫遠大將軍福全趕到時,噶爾丹已經占據了有利地形——依林沮水,噶爾丹創造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陣形。他讓成千上萬的駱駝趴在地上,背上放著箱垛子,垛子上蓋著濕潤的氈毯,士兵們躲在箱垛子後面射箭,這個陣型號稱“駝城”。

清軍隔河列陣,徹底占據了先進武器的優勢,他們用炮火瘋狂地轟擊對面的駝城,頓時炮火齊發,響聲震天,戰況激烈,從下午一直打到晚上,駝城被轟得七零八落,清軍騎兵和步兵同時出擊,將敵人的營壘全部攻破,但清軍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康熙的舅舅佟國綱就在這場戰役中中槍身亡。

由於夜晚已來臨,清軍不得不收兵。

晚上,噶爾丹的使者濟隆帶著七十多人來講和,竭力為噶爾丹開脫,濟隆說:“這事也不能完全怪噶爾丹,喀爾喀幾個部落的人也不太厚道,他們的部下無知,搶了我們的牲口。我們的汗不過是一個小頭目,怎麽敢在大清皇帝面前囂張。只不過他仇視土謝圖汗和哲布尊,才犯了錯誤,現在他已經不想索回土謝圖汗和哲布尊了。”

連夜,噶爾丹還派人送來一封親筆信,表示:“現在蒙皇帝示好,以後不敢再犯喀爾喀了。”明明是被打服了,還說是示好,噶爾丹不愧是個聰明人。

當時康熙不在場,福全相信了噶爾丹的謊言,自作主張,放了噶爾丹,還讓其他部隊不要阻截噶爾丹。就這樣,噶爾丹順利地逃脫。如果這時福全能夠大軍齊出,噶爾丹早就被擒獲了,後來那些麻煩就能避免。可惜,福全心地仁厚,相信了他,為了這事,事後他還受到康熙的責備,被革去議政並罰薪一年。

在逃跑這塊,噶爾丹表現出了不亞於戰場上的英勇,他連夜偷渡什拉穆楞格河,翻過大磧山,一路逃到科布多。雖然脫離險境,噶爾丹的部隊也遭受了重大的損失,只剩下幾千傷殘兵。

人已經逃走了,康熙本著窮寇莫追的原則,給噶爾丹發出了最後的警告:“以後不得再侵犯歸附清朝的喀爾喀一人一畜,如果違反誓言,必定追擊到底一網打盡。”

滅其主力,康熙第二次親征

放走噶爾丹後,康熙仍然不信他,康熙覺得噶爾丹這個人狡詐成性不可相信。

康熙在張角隘口,獨石口、大同和宣府一帶,隨時準備出征,保持著高度警惕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