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清軍入關規模空前的大屠殺(第2/4頁)

清軍進入南京後,原來明朝的嘉定縣令棄城逃跑,清廷派周荃單騎到嘉定來招撫嘉定人民,這時候,嘉定人民還沒有反抗,而是對他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

一個月後,新任的縣令張維熙到嘉定就任。本來嘉定人民對清廷沒那麽反感的,忽然沒過多久,傳出了剃發令。一時間,城內人心惶惶,剃發比剃頭還恐怖,這說明了習慣在人心中的地位。

隨著剃發令越來越嚴,老百姓在街頭奔走呼告,如喪考妣:“有沒有大明的官兵來保護我們啊,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現在有人要給我們剃頭,這比死還難受。只要有人敢起義,我們一定追隨。”

後來,突然有人放話說,以前明朝的總兵吳淞即將帶領軍隊進城解救百姓之困。病急亂投醫,危難之時見了稻草就抓,老百姓一聽吳淞將軍即將到來,聞風而起,開始火燒清軍船只,打擊清軍。

嘉定人民的起義具有很大的自發性,是對古老習俗的一種堅守,對外來習俗的一種反抗,加上這種外來習俗是強制性的,所以反抗必然也是極端的。大家也意識到這種缺少組織的反抗會是什麽後果,便推舉進士黃淳耀和前明官員侯峒曾為首領。

在這兩個人的主持下,嘉定百姓據城而守,人人拿起武器。嘉定百姓沒有殺掉縣令張維熙,只是把他趕出城,在城上掛著白旗,上面寫著“嘉定恢剿義師”,並挨家挨戶抽丁。城內秩序井然,晝夜有人巡邏——要是早這樣的話,明朝也不會亡國,只有危難之時人們才懂得團結。

六月二十四日,李成棟派遣弟弟李成林率領幾十名騎兵,企圖殺出一條道路,向外界求救。然而,李成林在出城之時被鄉勇包圍,李成林被殺死,屍體丟棄在路邊。得知李成林的死訊,李成棟日夜對著副將哭泣——可見,這人雖然做了漢奸,但是絲毫沒有泯滅人正常的感情。

七月一日,嘉定已經聚集了十萬的鄉兵。可惜這些鄉兵沒有作戰經驗,和李成棟交戰之時被打敗。敗退之時慘不忍睹,屍橫遍野。更糟糕的是,當時河水暴漲,鄉兵無路可退,只好跳進大水裏,那個場面絕對是少兒不宜,太過血腥。李成棟指揮清軍肆意屠殺,以泄弟弟被殺之恨。除此之外,李成棟還在城中挑選美貌女子,恣意淫樂。

李成棟率領清軍攻進城後,接連屠殺了三天。清兵在殺人之前,先讓百姓拿出珍寶和銀子,騙他們說拿出銀子就不殺人,結果不管有沒有銀子,一概被殺。

清軍的屠殺遠遠不止這些,“揚州十日”“嘉定屠城”只是其中著名的案例。清軍入關後到底屠殺了多少人沒有確切的數目,不過我們仍然可以根據一些資料進行推算。

首先,我們可以清朝自己發布的屠殺文告,根據《清世祖實錄》的記載,所有州縣,如果能剃頭投降,開城歡迎的話就讓你們過好日子;如果抗拒的話,大軍一到,玉石俱焚,所過皆屠。在1649年清朝在四川發布的文告中說:“民賊相混,玉石難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

總之,在清軍的官方資料裏,充斥著“屠城”“殺無赦”這樣的字眼。事實上,在清軍入關之前,就對遼東漢人實行了大屠殺。入關之後,屠殺的規模更加龐大。山西總督佟養亮曾經給順治上疏:“大同、朔州、渾源三城,已經王師屠戮,人民不存。”

荷蘭使臣約翰·紐霍夫記載清朝殺戮:“韃靼全軍入城後,全城頓時是一片淒慘景象,每個士兵開始破壞,搶走一切可以到手的東西;婦女、小孩、老人的哭聲震天……各處街道所聽到的全是拷打、殺戮和反叛的聲音;全城到處是哀號、屠殺、劫掠;凡有足夠財力的,都不惜代價用錢換命,以逃脫這些慘無人道的屠夫之手。”

根據官方的記載:直隸一望極目,田地荒涼;河南滿目榛荒,人丁稀少;湖廣彌望千裏,絕無人煙……

我們再看看地方縣志的記載。

昆山大屠殺:被屠殺的十分之四,自殺的十分之二,被俘的十分之二,逃走的十分之一,藏匿起來僥幸逃脫的十分之一。時人形容說,殺戮一空,逃出城門被殺被踩死的不計其數。躲在山上寺廟裏的婦女小孩,因為一個嬰兒啼哭,頓時被搜出來,殺得血流成河,血從山上落下來仿佛瀑布。

南雄大屠殺:家家戶戶裏只有燕子的聲音,沒有人聲,屍體堆積如山,有的嬰兒僥幸沒被殺,還在娘的懷裏找奶吃……

潮州大屠殺:留下骸骨十幾萬,和尚們把屍體收集起來,在西湖山上焚毀。同安縣被屠殺五萬人,梵天寺的和尚將屍體收集起來焚化,建了一個無祠亭,墓碑上刻著“萬善同歸所”。

常熟大屠殺:無論是大街小巷,還是橋畔河堤,或者是殘垣斷壁,到處都是屍體,不下五千人,被俘虜的男女更是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