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逐鹿中原(第3/9頁)

為了進一步說服顧客,多爾袞又說:“三桂大兄為故主復仇,大義凜然。現在我率領大軍入關,一定會嚴令士兵遵守紀律。如果有人敢搶哪怕只是一粒米,敢動哪怕一株草,我都會嚴懲不貸的。希望三桂大兄告訴關內的百姓,看到清軍來了不要驚慌,大家都是友軍。”

三桂大兄很感動,兩人宰白馬烏牛祭天。多爾袞看套住了三桂大兄,便得寸進尺:“三桂老兄,你還是剃剃頭發吧,你看你頭發都這麽亂了,弄成像我這樣的發型多好啊!”

三桂大兄當時準備冒火,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剃不行啊!只好跟著幾個高級將領換了個發型,明軍一時之間沒法剃發,多爾袞便讓他們在身上纏白布,混戰之戰,看到纏白布的,清軍就知道是“盟友”。

條件都談妥之後,吳三桂打開山海關。多少年來,多爾袞和皇太極的夢想在這一天變成現實,而且是兵不血刃,明朝人自己打開了這號稱“天下第一雄關”的山海關。

李自成的災難開始降臨了,就人數來說他只有清軍的一半。就戰鬥力來說,雖然他的農民軍訓練有素,但還不是清軍鐵騎的對手,就人心向背來說,李自成已經不再是過去的那支替天行道的王者之師,相反已經墮落為一支跟強盜部隊。

李自成雖然知道吳三桂跟清軍勾結,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清軍已經入關,也就是李自成根本沒想到吳三桂可以賣國賣得這麽快,賣得這麽有效率。

相對來說,李自成的壓力不是很大,他覺得只要解決了吳三桂,然後據守山海關,抗拒清兵是不會有任何問題的。從這點可以看出,在搜集軍情這塊兒,李自成做得是非常失敗的。

有道是哀兵必勝,用在三桂大兄身上似乎不是很合適。吳三桂的兵,那絕對是哀兵,皇帝被人端了,父子兄弟老婆被人挾持侮辱,這些事情實在是太可哀了。可惜,再大的悲哀也不能化為戰鬥力。吳三桂這支前鋒和農民軍從早上一直打到中午,打著打著就快不行了,而此時李自成正帶著吳三桂的老爸和崇禎的三個兒子站在高崗上悠閑地瞭望。

忽然,李自成大驚,原來一群辮子兵從四面八方沖了過來。李自成雖然也是從血雨腥風裏走出來的人傑,但是看到這一幕也差點暈了,趕緊掉轉馬頭逃跑。關鍵時候,就可以看出李自成不是一個一流的領導,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農民起義領袖的局限性。

李自成這一逃跑,就是用腳趾去想我們也能想到是什麽結果。我們可以想象這麽一個場景,李自成騎著高頭大馬,奔逃的速度那是非常快的,農民軍屍體的數目是跟李自成逃跑的速度成正比的。假如我們畫一條描述李自成逃跑的路線圖,我們會發現這條路線的前三四十裏堆滿了農民軍的屍體。

多爾袞看到這麽多的屍體,又看看身邊的吳三桂,心想要是沒有眼前這個人,就沒有今天這麽豐富的斬獲,高興之下,多爾袞立刻封吳三桂為平西王。

吳三桂和清軍入關後,仍然存著復明之心,他進京後讓人告知百姓和官員,讓大家做好準備迎接崇禎的兒子繼位。多爾袞聽到這個消息,馬上就急了:“三桂大兄,你還想不想混了?”

吳三桂沒辦法,現在別人是大爺,自己是孫子,只能按照多爾袞大爺說的辦。

闖王大哥

山海關一戰失敗後,李自成帶著幾千殘兵,逃到永平。為了發泄憤怒,他把吳三桂的老爸千刀萬剮,最後把首級掛在高杆之上。這種行為沒有任何意義,也就是出出氣,但絲毫不能改變什麽,就是讓吳三桂更加恨李自成這個人。

令人吃驚的是,自從山海關一戰失敗後,曾經百折不撓的“闖王大哥”李自成忽然變得一蹶不振。二十六日,李自成逃到北京,手下只剩三萬人。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匆匆忙忙地稱帝,將吳三桂家裏三十四口人統統殺掉。聞知吳三桂和清軍進逼北京後,李自成火燒紫禁城,帶領軍隊由山西河南兩路逃亡西安。

有人評價李自成是一個不及格的政治家,這個評價應該說是沒有問題的,不僅是因為李自成用人不當,也是因為他缺乏一個領導者必備的手腕。

我們來看看李自成的人生履歷。

李自成本來只是一個驛站中的無名小卒,相當於現在的郵遞員。就是這麽一個低薪的工作也沒能保住,失業後,李自成為了混口飯吃,開始當強盜,造反。

李自成原名李鴻基,沒讀過什麽書。十三歲的時候就和一幫無業青年在關帝廟裏拜把子,由於李自成這個人很講義氣,再加上膂力過人,騎射功夫了得,在當地有一定的號召力。李自成也不是天生就是反骨仔,在驛站工作的時候,他還是非常安分守己的,工資雖然不多,足夠養家糊口,他就心滿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