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一 被誤讀的晚清改革

(根據雪珥北京演講錄音整理綜合)

【地方離心造成政權瓦解】

幾乎所有的史料都證明了:清王朝、幾千年的帝制在那武昌城頭一聲炮響,在幾個潛伏在軍隊當中的會黨一鬧事之後就土崩瓦解了,王朝就毀了。

為什麽幾個潛伏在軍中的幫會勢力一鬧事兒,一個王朝就垮了?因為國家本身已經四分五裂。清王朝這麽龐大的一所房子,它的基礎已經被淘空了。不用強烈的地震,只要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它就有可能垮掉。造成這一切的原因,並不是我們一直說的其改革不徹底,恰恰是因為它改革太快了,超速翻車。傳統史家通常不認可這種觀點,或者說有意回避這種觀點。

政治體制改革的核心是什麽?是權力的再分配。大家都認為,當權的人應該把權力釋放出來,但權力分解後是不是就能出現彼此制衡、大家都有發言權呢?未必。

放權有兩個不同的路徑,一是中央政府向地方放權,一是對過度龐大的行政權力進行約束,將其中的司法權、立法權剝離出來,互相監督。晚清的立憲改革,思路是非常清晰的,它的目標是建立三權分立。中國最大的特點,就是行政權一權獨大。地方的知縣、知府,所謂的父母官,既掌握行政權,又掌握司法權,甚至某種程度上有一定的立法權。憲政改革就是要對這種行政權進行約束。但在實踐過程中,其日益成為中央政府向地方的放權,從一個中央政府的“大集權”變成18個行省的“小集權”,行政權還沒有受到足夠的監督,反而造成了行政權上的一種分離主義傾向,地方日益離心,最為寶貴的中央政府權威就這麽喪失了。

【保路保的是什麽】

在當時大清國那樣的財政狀況下,一窮二白,改革和發展都需要國家有相當程度的集權,中央財政、地方財政、民間財富不應該再分散。在這點上,最典型的就是鐵路的建設。到了1909年宣統年間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意識到要想富先修路,這個富既是帶動地方的富裕,也是帶動建設者自己的富裕。中央政府此前就順應民意,允許鐵路大量民營。但事實證明,鐵路的民營造成了國家財富巨大的浪費,出現了很多“死路”、“僻路”,更關鍵是造成了效率低下、貪汙盛行。

引發辛亥革命的導火線就是四川的保路運動。保路運動喊的口號是不讓路權流失給老外,實際上它真正和中央政府爭執的是:民營的四川鐵路公司有300多萬被老總拿到上海炒股票虧了,他們要求中央政府在收回鐵路時,拿財政來補貼這個損失。盛宣懷堅決不同意,反駁的文書中就說,中央政府拿的錢是全民的錢,我們沒有能力、沒有權力來補你的窟窿。

民營的17個鐵路公司基本都是烏煙瘴氣,都比原來的國有企業更腐敗,因為沒有人監督它。國有企業至少還有官方的紀檢機構盯著,雖然它形同虛設,但“有一點”總比“什麽都沒有”要好些。民營企業什麽監督機構都沒有,就是那麽幾個領頭的人說了算。

四川公司和中央政府談不攏,董事會就要折騰,他們高高舉起民族主義的大旗,罵中央政府賣國,把路收回去是賣給老外。其實中央政府是借外資來推進鐵路國有,但這就成了賣國。川路的股東很多是地方的小地主,不明真相,為自己的血汗錢著急,加上革命黨利用這機會,派人到四川去把水攪得更渾。朝廷只好從武昌把端方的新軍調到四川去鎮壓,造成武昌空虛,暴動就成功了。

【權力下放要刹車】

清代的放權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呢?是從太平天國運動開始的。當時所有的人都認為,大清王朝這下子可能撐不住了,南方有太平天國,北方有英法聯軍,真的叫“內憂外患”。鹹豐皇帝又死了,兩個寡婦加一個年輕的親王,三個年輕人,恭親王最大,也才28歲,慈禧26歲,慈安24歲,三個年輕人頂起了整個王朝的基業。他們最終把內憂外患都處理好了,還開始洋務運動,把政權鞏固下來。

但是在鎮壓太平天國的過程中,中央政府除了權力外別無資源,只好放權讓曾國藩他們自己征兵,就地籌糧籌款,這就造成太平天國打完了,軍隊方面尾大不掉的局面——大量財權下放後,中央政府手裏的砝碼嚴重不足。

到了1909年的時候,中央政府一方面繼續下放權力,另一方面在地方搞分權,把司法權、立法權從原來的省長手中分割開,在各個省建立谘議局,選舉產生一些地方領袖來與地方官員形成制衡。各省谘議局成立之後,不斷與地方衙門鬧矛盾。當時中央政府是一邊倒地支持議會。地方的長官也是人精啊,混到總督巡撫的,那都是人中龍鳳,他們馬上就看明白了,紛紛向議會靠攏,憲政的旗子舉得比誰都高,民主的聲音喊得比誰都響。於是各省行政長官開始與議會“共和”,這下子中央政府就被動了。這就像《三國演義》一樣,中央政府是一方,地方行政長官是一方,地方議會是一方。地方行政機構和議會合流後,不斷向中央政府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