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抗爭(第3/7頁)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江陰義軍坐等清軍前來大哭一場!

江陰聲勢浩大的“叛亂”果然引起了南京的注意,閏六月二十一日,多鐸派降將劉良佐率數萬人前來鎮壓。

劉良佐的部隊很快就掃清了城外的抵抗勢力,開始圍攻江陰,確實是一開戰就哭了。(兵一攻城,無不流涕。)只見城墻上什麽破玩意兒都往下扔,攻城的清軍一眨眼工夫就被“高空拋物”砸倒一大片:有被箭射死的、有被火炮炸死的、有被鐵疙瘩打死的、有被磚頭砸死的、有被火藥燒死的、有被糞水燙死的……

城外的清軍向城內射箭,江陰百姓按照閻應元最初的安排,把鐵鍋倒扣在頭上作盾牌,撿起滿地的箭送往城墻之上,玩了一出“鐵鍋借箭”。清軍源源不斷地給城內“送”箭,城墻上的義軍越戰越勇。

攻了好幾次,城墻沒爬上去,劉良佐的部隊卻損失了一大半,照這樣打下去,過不了幾天就得全部拼光。劉良佐不幹了,趕緊向南京求援。

劉良佐啃不下江陰這根硬骨頭,南京又派出了作戰經驗豐富的恭順王孔有德,但還是無濟於事。孔有德也不是神仙,享受到的“待遇”跟劉良佐不相上下,清軍只能把江陰團團圍住,先這樣耗著。

硬打不行,清軍開始勸降,閻應元覺得這倒是一個出擊的機會。七月十四日,閻應元招募的百余名勇士攜帶火藥,以“送禮”為名進入清軍大營。當晚,這群“人肉炸彈”一舉報銷了清軍兩千多人。七月十七日,義軍趁清軍不備,從南門而出,突襲清軍大營,又幹掉了一千多。

南京的多鐸坐不住了,他沒想到小小的江陰縣城居然這麽能扛,清軍從山海關打到長江邊,什麽時候吃過這麽大的虧?

七月二十日,多鐸派博洛和尼堪兩個貝勒攜帶幾百門紅衣大炮,率八旗精兵前往江陰。清軍抵達後,並沒有急於攻城,而是連續十多天的炮擊,導致江陰城墻多處損壞。

閻應元一邊組織百姓修補城墻,一邊指揮義軍以火炮還擊。清軍的紅衣大炮比較厲害,江陰義軍的火炮當然也不是吃素的。火炮對轟了十幾天,雙方均損失慘重。

八月初六,清軍開始爬雲梯子攻城。這些八旗兵還真有點不好對付,因為他們身穿重甲,導致弓箭、鐵疙瘩、磚頭、瓦片等武器的殺傷力驟減。

艱難地打了幾個回合,義軍很快就總結出了新戰法:放近點,用長槍往臉上刺!只聽爬上城墻的清軍一陣哀號,又掉下去一大片。

這一次,輪到博洛和尼堪哭了!

八月十五日中秋佳節,江陰城內家家張燈結彩、飲酒賞月,閻應元“揣酒登城嘯歌”。此情此景,閻應元浮想聯翩,不禁慨然長嘆。

江陰只是一座沒有任何外援的孤城,即便是全民皆兵也不到十萬人。但是,從閏六月初一起義到今天,江陰已經頑強堅守了整整兩個半月。在這七十五天裏,每一天都是那麽難熬,空氣中時時散發著血腥味,但孤立無援的江陰義軍硬是讓數萬清軍伏屍城下,始終未能前進一步。

不久前,多鐸大軍也是用了兩個半月,便從黃河打到杭州。一路上,除了史可法駐守的揚州城稍作抵抗以外(也只堅持了一天),其余各地基本上都是不戰而降。

南明軍隊不能打嗎?那為什麽清軍兩個半月還拿不下江陰?

南明軍隊能打嗎?那為什麽清軍用兩個半月就能橫掃江淮?

閻應元仰天長嘯:蒼天啊,這到底是為什麽?

回答其實很簡單,劉澤清率領二十三萬軍隊向清軍投降,就能告訴我們這個答案。二十三萬,比多鐸、阿濟格、準塔三路大軍的兵力總和還要多!

在這個世界上,有人貪生怕死,也有人義無反顧;有人卑躬屈膝,也有人剛直不阿;有人認賊作父,也有人忠貞不屈。

義無反顧、剛直不阿、忠貞不屈的人受人景仰、流芳百世,貪生怕死、卑躬屈膝、認賊作父的人遭人唾棄、遺臭萬年!或許,這就是答案。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閻應元畢竟不是神仙,義軍也絕非天兵天將,江陰小城創造的神話,很快就要謝幕了。

此時的孤城江陰,沒有人會表示質疑,這將是他們度過的最後一個中秋佳節。他們沒有援兵,但他們決意抗爭到底,為了信念,更是為了尊嚴!

八月二十日,清軍在城外集中兩百門大炮,集中火力攻擊江陰城東北角,城墻損毀嚴重,難以修復。

次日,大雨滂沱,遭炮擊後的城墻又受到暴雨沖刷,祥符寺附近的城墻垮塌。清軍在炮火和煙霧的掩護下,跨過護城河,穿過損毀的城墻攻入城內。閻應元、陳明遇率領義軍轉入巷戰,又殲滅清軍數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