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房宰相兵敗長安西

史思明合逼顏真卿

李泌不太同意李亨的做法,建寧王的確是元帥的材料,可廣平王是兄長,如果建寧王成了事,怎麽可能容得下廣平王呢?

李泌這麽一說,李亨意識到,祖上李世民那麽寬容,最後不也是因為在亂世功勞太大,最後面臨兄弟之間的內鬥嗎?

李泌的解決方案很簡單,他建議讓廣平王李俶當天下兵馬元帥。建寧王李倓聽說後,竟然非常高興,他跑到李泌面前,“這事做得好啊,讓倓的心安穩下來了!”

皇帝李亨和山人李泌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好,可一起出去閱兵,軍士卻常常指著他倆竊竊私語,“穿黃衣裳的,是聖人;穿白衣裳的,是山人!”李亨覺得,旁人不知道,還以為是他這個皇帝摳門兒呢,而且李泌不任職,也真的說不過去,所以,有必要逼李泌接受自己的任命。

他先發動了感情攻勢,說了些官服和道服沒啥區別的理論依據,隨後賜給了李泌一套官服,讓李泌穿上試試。

李泌先生穿上後,他在那裏笑,“都穿上這衣裳了,再沒個官名像什麽話!”言罷,他以奇快的速度,從懷中拿出早就寫好的敕書,用最快的語速讀完了。李泌一下成了侍謀軍國、元帥府行軍長史,這對不想當官的他來說,是不可以接受的。李亨安慰他,“朕不敢讓你當宰相,只不過現在時局艱難,等賊平了,隨便高人去留!”

李泌要去輔佐大元帥李俶,元帥府就在禁中。如今軍情緊急,四方奏報無數,憑李亨自己,那是肯定看不完的,他把幾乎所有的軍情都送到元帥府,讓李泌先看。他大概知道李泌一目十行,還能過目不忘,禁中從天黑到天明,通宵都有人整理文件,而鑰匙都是李俶和李泌掌管的。

李亨的人才是不缺了,但他還有一個大問題——沒錢。

沒錢不辦事,這是亙古未變的道理。李泌提議,車駕現在不應該待在靈武,而是應去彭原(陜西彬縣),等西北軍快到了,就往扶風去。為什麽呢?因為租庸那個時候也該到了,可以當軍隊的犒賞。李亨同意李泌的看法。在半路上,車駕碰見了一個從賊軍那裏逃來的人。李亨對這個太監印象深刻,他就是邊令誠。

他之所以來投奔李亨,肯定是因為投降安祿山後,安祿山也沒拿他當棵蔥,日子過得不好,所以才放棄長安,來到李亨面前。這個邊令誠,正是讓潼關失守的元兇。邊令誠指望在李亨這裏謀個一官半職,可他再也沒機會享受榮華富貴了,繼早年間的第一刀之後,他又多挨了一刀,只不過,這次砍的是上邊。

在路上,李亨又碰見了從成都來的太上皇使者韋見素,在李亨心目中,韋見素也是個大壞蛋。

韋見素是楊國忠推薦的人,而楊國忠是個壞人,曾經謀害過李亨,跟著壞人的人一定是壞人,這是李亨的論斷。韋見素是來宣旨的,“自今改制敕為誥,表疏稱太上皇。四海軍國事,皆先取皇帝進止,仍奏朕知;俟克復上京,朕不復預事。”李隆基臨軒冊命,負責傳信的工作人員,除了韋見素,還有房琯、崔渙等人,帶著和氏璧和玉冊來了。

韋見素奉上寶冊,李亨不肯接受。

他不是跟韋見素慪氣,而是堅定地認為,國賊不除,是絕不可以受冊的。隨同韋見素一起來的房琯,因為韋見素不受用的原因而得到了李亨的重用,還因為言事辭情慷慨,頗有魏晉遺風,所以軍國大事,李亨從來不請教韋見素,而是和這個房琯商量。在不久的將來,李亨會為此吃盡苦頭。韋見素和房琯等人被留了下來,使者要回的時候,李亨給老爹李隆基寫了一封家書,除了軍國大事,還專門把他媳婦誇獎了一番。

李隆基很高興兒媳婦如此良善,便賜給了她一副七寶鞍。馬鞍上是精美的玉器和珠寶,煞是好看。

只是,可惡的李泌,竟然建議把上頭的珠寶拿下來充當軍費,用以犒勞軍士。李泌走後,李亨忽然聽見張良娣在隔壁嘟囔,“那東西都是鄰裏鄉親的破舊東西,至於這樣嗎?”李亨走過去,安慰她說:“先生也是為了社稷嘛,你就體諒體諒吧!”張良娣生氣了,一個人躲起來不說話。

李亨讓人拿下馬鞍上頭的珍珠,忽然又聽見走廊裏有人在哭。

建寧王李倓,他見識到了老爹的寬容與仁慈,所以感慨叢生,在走廊裏抒發感情,嗚嗚痛哭起來。

李亨很在乎張良娣,過了幾日,他問李泌:“良娣的祖母是昭成太後(李隆基的親娘)的妹妹,跟太上皇很親。朕想要讓她當中宮的正位,安慰一下太上皇的心,你覺得怎麽樣?”李泌先生心知不好,卻很淡定,“陛下在靈武登上大位,也不是為了自己,群臣心裏都明白。至於家事,那不是咱們自己能決定的,對吧?最好等太上皇的命令,再晚,也只不過一年的光景。這麽著急,也不聽太上皇安排,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