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第2/3頁)

李隆基在巴西(重慶西),聽說兒子李亨招納賢士,去靈武的人越來越多,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兒得了民心,我把皇位傳給他,又有什麽可擔心的啊!”我相信,這是他發自內心的感嘆。從馬嵬驛北行後,李亨聽說一個叫李泌的儒生,是個讓人神魂顛倒的牛人,並且他的絕學名震天下,李亨立刻親自寫信,讓他趕緊到靈武和他約會。

李泌安全地來到了靈武,來到了李亨的面前。

李泌,字長源,開元十年(公元722年)生人,魏朝八柱國李弼六世孫,徙居京兆(長安)。

開元十六年,李隆基召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禁中詰難大會,與會者都是大學者,推究儒、釋、道三家經典,辯論答復,主要目的就是難住對方,讓對方無力反駁,類似於現在的辯論賽,只不過雙方全都是天下一流的人才。一群“學者”中,有一個九歲的小孩,雄才善辯,談笑解難,駁得一幫混在學士中間多年的學者們啞口無言。

可惜,不是李泌。

他叫員俶,唇槍舌劍,所向無敵。

在場的所有人,包括李隆基著實吃了一大驚。李隆基呵呵直笑,對在場的學者們說:“員半千是他爺爺,他這麽厲害,也不偶然。”接著,他扭過頭去問那個小孩,“像你這樣大的小孩,哪有比得過你的?”李隆基原本就是隨口一說,知道沒人能與員俶比,就直接表揚表揚。可小孩聽了李隆基的話,卻過來拜李隆基,“舅舅有個兒子叫李泌,比臣強多了!”

“他有多大?”

“他是我弟弟。”

“八歲?”

“七歲!”

現場爆炸了,場面控制不住了,眾人被震住了。李泌,快讓他來。等散會後,李泌才磨磨蹭蹭地到了(因為人小,地方也遠)。此時,李隆基同志正在室內和燕國公張說下棋。李隆基瞥了一眼,見還真是個小屁孩來了,決心給他個下馬威。他看著棋盤問張說:“你說怎麽試試這孩子的才華?”張說看著李泌,“臣覺得讓他作個對文,名字就叫‘方圓動靜’。”

李泌也不拘謹,來回走動踱步,“願聞其略!”

張說張口就來,“方若棋局,圓若棋子,動若棋生,靜若棋死。”

李泌隨口應答:“方若行義,圓若用智,動若騁才,靜若得意。”

小子,你想都不想?

外圓內方,招賢納士,厲害!

兩人驚愕地瞧著這個孩子,隨即,張說轉身朝向李隆基,“恭喜陛下,陛下得了神童!”李隆基大喜,“這孩子的精神,比他小身板厲害多了!”李隆基賜給李泌絹帛,還給他家專門寫了一封信,“你家可得好好幫朕養著你!”宰相張九齡也特別喜歡這個小孩,經常領他到自己的書房和臥室聊天。

那年頭,張九齡正和嚴挺之、蕭誠是好友,嚴挺之很厭惡蕭誠,就因為此人為人奸詐,嚴挺之還要求張九齡去他家跟他斷絕關系。張九齡反倒勸嚴挺之,“嚴兄待人太刻薄了,蕭兄為人溫和,不也挺不錯嗎?”還讓左右去請蕭誠一起來歡樂。李泌也是共同歡樂的一員,聽完張九齡的話,他忽然蹦跶出來,厲聲責問張九齡:“張公出身布衣,靠著自己正直才官至宰相,張公怎麽就這麽喜歡溫和之人?”

張九齡低頭一看,李泌站在那裏。他大驚失色,嚴肅起來,拜了拜李泌,呼為“小友”。

這麽多年過去,李泌也長大了。

他開始迷戀方術,特別喜歡《易經》,去嵩山、華山、終南山尋仙問藥,自稱要找到神仙不死之術。李泌同學一直找了二十年,到了天寶年間,他忽然顛兒顛兒跑到朝堂上,獻上了一篇《復明堂九鼎議》。真是莫名其妙,李隆基想起來了,這個李泌,就是二十年前的李泌,他怎麽成了道士?

李泌入宮覲見,給李隆基講起了課。

很快,李隆基就被李泌的強才吸引了,轉而大喜,命他待詔翰林,供奉東宮。就在這個時候,李泌和李忠(當時的太子)認識了。李泌同學和李忠交好,但李泌總惹麻煩。他先作詩諷刺安祿山,如此得罪了安祿山;又作詩諷刺楊國忠,如此又得罪了楊國忠。朝廷兩頭都得罪了,他也就被貶到了蘄春郡。李泌倒看得開,幹脆也不做什麽官,跑到潁陽隱居了起來。

直到如今,李亨來請,李泌才出山。二人出則並駕齊驅,入則同榻而坐,李亨對李泌言無不從。只是有一點,李泌很想不開,他幹的是宰相的事,卻從來不肯當官。李亨找到他,說:“先生(李亨稱呼李泌為先生)你也別當我老師了,給我當右相得了。”

李泌說:“陛下待我如好友,這就已經比宰相還厲害,何必屈了臣的志向,讓我當官呢?”

李泌之所以出來,不求富貴,不圖名達,只為人間蒼生,天下公心。知世事的人,才能看得開,李泌就是這樣一個人。而李亨現在遭遇的麻煩,在李泌看來,僅僅是冰山一角。很快,情況變得更加糟糕了。同羅、突厥和安祿山居然達成了共識,各首領相約聯合,邀請各種人參與,一起鬧起來,好破了唐朝最後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