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小朝廷盛邀山中人

唐肅宗深愛張良娣

百官這三十人中,有一個名曰李勉的監察禦史,幹脆利落地彈劾了沒大沒小上朝聊天的管崇嗣,系於有司(也是個帳篷)。

管崇嗣被關押起來後,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他被這禦史嚇得屁滾尿流,但鑒於大將實在不多,李亨特別原諒了他。李亨很感激李勉,“吾有李勉,朝廷始尊!”而且,事情進展比預想的還要順利,來靈武(寧夏)投奔的人越來越多了。

一位詩人,從鄜州前往靈武投奔,原本也可以在這個時候當上一名大官,卻不料半路上被幾個賊兵俘虜了。

他被人抓到了長安,也沒人管他死活,抓進去就出不來。其實他原本可以憑借這次投奔,在政治舞台上一展拳腳,當一個憂國憂民的好官。只可惜天意弄人,現在的長安,已經不是昔日的光景。

長安破敗的場景,讓他悲從中來。

他一直熬,熬到了第二年的三月,春回大地,也許這樣的日子會有盡頭吧。城中荒涼無比,樹上的鳥兒還像十年前盛世的時候那樣鳴叫,可是,聽起來怎麽就那麽驚心呢?一連幾個月,未曾有家書到來,而且聽說所有跟著車駕走的人,都聯系不到親人。家裏人也不知道是死是活,所有人都面臨著饑餓和死亡。他已經四十多歲了,科舉無名,當官無份,現在又遭遇了這樣一場苦難。幾個月內,他愁白了頭發,撕心裂肺的痛苦讓他抓撓自己的發,頭發幾乎掉光,發簪都快插不住了。

街巷的孩子,咿咿呀呀鬧著,他拿起自己的筆,寫下一首詩: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後來瞅準機會溜走了,找到了李亨,官拜左拾遺。所以,人們常管杜甫叫“杜拾遺”。大詩人岑參(甲申科進士第二名,曾祖岑文本、伯祖岑長倩、伯父岑曦)和他成了好友,寫過《寄左省(門下省)杜拾遺》。

當然了,岑先生也在封常清手下做過事,當了判官,所以在安西的時候也和很多人有交情,比方說和武判官關系就很好。《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就是在那年頭寫出來的,可惜都成了往事。安西軍的高仙芝死了,封常清死了,哥舒翰沒了,安祿山很逍遙,孫孝哲殺了霍國長公主、王妃、駙馬,剜了心肝。

以往和高力士、楊國忠有關系的人,都被安祿山派人抓起來,一口氣抓了八十三個,押赴街巷,殘酷折磨致死。

安祿山還不滿意,又讓人抓捕了皇孫和郡縣的縣令、太守、官吏,全部慘死。安祿山很有見識,以前見過李隆基酺宴,設太常雅樂坐部、立部,鼓吹、胡樂、教坊、府縣散樂、雜戲;又以山車、陸船載樂往來;又出宮人舞《霓裳羽衣》;又教舞馬百匹,銜杯上壽;引犀、象入場,或拜或舞。這都是李隆基喜歡的,安祿山曾經很羨慕,在長安,他天天就幹這個。不過樂工都跑了,他讓人搜捕樂工,運載樂器、舞衣,驅舞馬、犀、象,抓到洛陽去,先給自己未來留著。安胖子在凝碧池大宴群臣。梨園子弟演奏的時候,一夥賊軍守衛,拿著砍刀立在旁邊,你還不能有情緒,有誰哭的,一刀下去。

看得出,安祿山根本就不是欣賞音樂。

禍國殃民!

樂工雷海清不勝悲憤,見安胖子禍國殃民,演奏著,便悲從中來,狠狠將樂器砸在地上,向西慟哭。安祿山吃驚地望著這個不知好歹的樂工,眼睛眯著,忽然大怒起來,讓人把雷海清綁起來送到試馬殿前。是的,不能在梨園聽曲的地方殺人,在試馬殿前,雷海清大罵不止,被人砍死。而安祿山,聽完曲後,便下令賊兵可下去搶劫,連搶三天,搜刮民財,一文不剩。這還是不能滿足他們,又讓縣府搜刮,百姓有一絲一毫的私人財產,都要給他上交。連引搜捕,枝蔓無窮,民間哀哭,益思唐室。

跟著安胖子的陳希烈、張均、張垍,在高力士看來,一向受到李隆基恩寵,肯定會找到李隆基,前來投奔。

而傳說,房琯應該為相,但李隆基不用,安祿山以前還推薦過他,他大概不會前來。李隆基擺擺手,“事未可知。”

後來的事實證明,李隆基終於對了一回。

苦難能讓人頭腦清醒,房琯來了,李隆基給他安排了官職。不過跟隨李隆基的人,要比李亨更少。太上皇對天下節度作了安排,太子李亨,諸王都要承擔責任。不過,盛王李琦和豐王李珙都沒成行,只有永王李璘,當了南道的節度使。節度使升級換代,擴大領導面積。

李隆基下詔,終於讓各地的人搞清楚了一件事——李隆基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