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史思明迎戰李光弼

令狐潮大戰張縣令

郭子儀領軍圍著雲中,李隆基卻屢屢下令,主要是嫌郭子儀磨蹭,讓他趕緊撤軍回朔方,直接打東都。撤軍可以,但河北不能丟下不管。郭子儀推薦李光弼出井陘,為河東節度使,分朔方兵萬人進軍河北。河北失而復得,安祿山突然變得很淡定。

他選擇讓兒子安慶緒去打潼關,卻被最不靠譜的哥舒翰軍給攆了回來。而他剛剛奪過來的常山,也被李光弼和自己營中三千團練兵內外聯合,生擒了安思義,安思義還給李光弼出主意。也不能怪安祿山養的這幫人品德差,安思義還告訴李光弼,史思明就在兩百裏外的饒陽,昨天夜裏求救信就已經到了他手裏,估計先鋒軍明日一大早就會殺到,讓李光弼小心行事。

饒陽已經被史思明圍困了二十九天,再拖下去,饒陽離淪陷不遠了。好在常山發來了緊急求救信號,這信號讓史思明暫緩對饒陽的圍攻,轉而領著兩萬騎兵殺到了常山城下。到了地方,他才發現李光弼已經進城,他被人坑了一把,而且坑得很慘很慘。李光弼派出五千步兵從城東出來,與賊軍廝殺,慘敗,抱頭就跑。賊軍殺得興奮,露出大臉高呼。

他們根本不會注意到,在常山東的城墻上,冷不丁站出來五百人,每人手裏都拿著一副強弩。

前頭和李光弼奇襲軍廝殺的,還有後頭瞧熱鬧的,遭遇了一陣冷箭,死傷無數。史思明立刻下令後撤,一口氣後撤了兩百米,超出了弓弩的射殺範圍,看守軍箭頭射不到,史思明有些得意。然而,他沒想到李光弼會是這種人,他把弓弩手分成四隊,每隊一百二十五人,每兩隊交替放箭,射得箭如雨下,賊軍不敢靠前,在道北躲避。

史思明打算采用以逸待勞的方案拖垮李光弼,城東是一片開闊地,道北是賊軍,道南有一條大河,喚做“呼沱水”。

李光弼想必知道不能死拖硬扛,他派了五千長槍兵列陣在前,大聲叫罵,要跟賊軍決一死戰。論軍隊質量和耐力,史思明都占據優勢,所以賊軍呼嘯著殺了上來,卻瞧見李光弼的長槍隊,沒等他們撲過去,便收起東西往回狂逃而去。賊軍已經殺了過來,等李光弼的人跑回了城裏,仰頭一瞧,才大呼不好。

又是弓弩手從城墻上冒了出來,呼哧呼哧地往底下射箭,前來應戰的賊軍折損了大半,狼狽退下。城上,有個常山村民跑來匯報,說是看見饒陽方向來了大約五千步兵,現在就在城南不遠的地方。李光弼立刻想出了自己的策略,令兩千騎兵、兩千步兵悄然行進,趁賊軍吃飯掩襲過去。本策略得到了順利的實施,因為五千賊軍沒留一個活口。

本策略的第二個目的也達到了,史思明退居九門縣。

然而,賊軍只是暫時撤退,眼下必須立刻求救,才有可能保住常山。李光弼給郭子儀寫了一封信,郭子儀收到信後,自井陘出兵,四月,大軍開拔到了常山,與李光弼會合一處,蕃、漢步騎,共計十余萬。兩日後,九門,史思明被殺得七葷八素,灰溜溜逃回了趙郡,又從趙郡跑到了博陵,而偏將蔡希德,則逃到了巨鹿。為了泄憤,史思明殺死了博陵所有的官吏。河北百姓,家破人亡,在此之前,各縣都集結出了一到兩萬人馬,因道路不通,各自為營。

等郭子儀、李光弼到來,眾人爭相參軍,整頓隊伍,並且創造了一項驚人的記錄,一天之內就拔了趙郡,進圍博陵。

【張巡】

譙郡(安徽毫州)太守楊萬石降了安祿山,還聽了安祿山的命令,逼迫真源令張巡當了他的長史,往城西去迎接安祿山的使者。張巡答應了,而且很快到了真源的一處地方。

可惜,他不是去迎使者,而是到了宗廟,指天為誓。隨後,他領著隨他出來的數千子弟一路朝著相反的方向去了。張巡與賈賁兩軍合營,聲威大震。賈賁趁著雍丘令令狐潮(原是唐朝官吏,後來降了賊軍)攻打襄邑的當口,得以突入雍丘。幾日後,反應過來的令狐潮領著一幹精兵殺了回來。

賈賁出戰,敗死。

賈賁之死,撩撥了張巡的火氣,他揮師殺入雍丘,將令狐潮攆了出去,又領著賈賁的部隊,自稱吳王先鋒使,繼續與賊軍較量。三月,極具報復心理的令狐潮與賊將李懷仙、楊朝宗、謝元同等人率領四萬大軍,一路掩襲到了雍丘城下。而張巡手下的兵,已經被他們這陣勢嚇得心驚膽寒了。張巡用自己的行動,安定了軍心。

他派一千人登城鼓噪,自己率一千人分成數隊,從不同的門出其不意地殺了出去。張巡身先士卒,目眥盡裂,直沖賊陣,賊軍看見了一個犀牛一般左右奔突、殺人不眨眼的魔頭,而後頭跟著的小兵,一個個都跟吃了興奮劑似的,眼神暴露出血紅血紅的顏色。賊軍猝不及防,紛紛躲避。張巡殺了一遭後,賊軍已經自己亂了陣腳,紛紛潰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