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第2/3頁)

李隆基同意讓王晙親自主持這場謀殺活動,並指示煽動謀反的只有勺磨等數人,其他人千萬別殺。

王晙得了令,大擺筵席,邀請勺磨等諸位造反派領袖。勺磨此人屬於特別沒出息,有肉必吃、有酒必喝的人,他領著幾人風塵仆仆前來赴宴,見王晙笑臉相迎,不禁得意。然後,這些家夥就被埋伏好了的精兵砍死。

此事傳揚出去,在降城外紮帳篷的人紛紛卷起鋪蓋,一路往北,拔腿就跑。這場有組織、有預謀的叛亂活動,以勺磨等領袖的死亡和精銳叛軍的狂逃告一段落,但我們時時能夠聽到,拔曳固、同羅等部落散居在其他降城的人們,罵娘之聲不絕於耳。散居在大同、橫野的部落,根本不知道怎麽辦才好,每日過著罵勺磨、擔心唐軍壓境的日子,惶恐不安。

朝廷方面,有一個文人掛帥出使。他的任務就是感化降戶,而且,面對野性十足的部落大眾,他只帶領了二十個人。

慰撫這活沒那麽簡單,搞不好就會慘死,這位仁兄似乎毫不懼怕,面對別人的阻攔,他總是微微一笑。在別人要哭的時候,他還能笑得出來,不可謂不淡定。他是現在的並州長史、天兵節度大使。副使是李憲(皇兄)。

很明顯,李憲是不會出現在出使現場的,他自己不敢來,還給大使寫了一封勸告信,讓大使也不要輕舉妄動,“大使此去,可得回還?”

大使回信,“吾肉非黃羊,必不畏食;血非野馬,必不畏刺。士見危致命,此吾效死之秋也。”(我又不是黃羊,不怕他們吃;也不是野馬,不怕他們刺殺。士大夫見危舍身,現在是我效死的時候了。)

署名:愛你的張說。

張說,穿著一身舊官服,和幾個手下談笑風生,晚上睡覺就睡在降戶中間的小帳篷裏,一點防備都沒有。

拔曳固、同羅,雖說是民風彪悍,可碰見這樣一個大使,他們也覺得稀奇。等弄明白這真的是大唐使者,而且當過大官以後,降戶的心安了下來。那些煽動他們說李隆基下一步就要把他們全殺死的人,真的是太沒良心了。

在降戶中間,知名度最高的兩位仁兄,一位是王晙,另一位就是張說。

王晙曾經上奏,為了徹底解決西部困擾,可以西發拔悉密部落,東發奚、契丹兵,用他們合力掩襲突厥毗伽,至於時間,就定在今年的秋天。毗伽原本很是震恐,但毗伽的軍師說了一段話,讓他的緊張情緒變成了哈哈大笑。毗伽的軍師是個聰明的人,他先安慰可汗,說拔悉密與奚、契丹東西相距太遙遠,兵馬不可能同時到達,唐兵如果到來,我們就跑。說著,他指了指北面,“唐軍來了,我們就往北撤退三日,等他們糧食吃沒了,就必須往南回去。拔悉密部落浮躁好利,一定提前趕來與唐兵會合。我們擊敗唐軍,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毗伽困惑,“為何?”

軍師有些得意,“王晙是個豪傑,我也很怕他,可他跟宰相不和啊(張嘉貞),我都聽說每次他有行動,張嘉貞都會極力反對,這次這麽大的行動,能例外嗎?想想吧,唐兵的援軍根本沒有主心骨,他們先到了我們這裏,而唐軍遲遲不來或者晚到,勝負如何?”

毗伽笑了。

王晙急了,因為張嘉貞果然不讓他發兵,還派人監視他。

毗伽等來了援助唐軍的契丹和奚的兵馬,兩部見唐軍沒來,在心裏大罵王晙,給他打了個差評。毗伽聽從軍師安排,不急著圍追契丹和奚,而是兵分兩路,尾隨他們來到了北庭。一路圍攻北庭都護府,一路潛行到了拔悉密軍隊的後頭,又前後夾擊,俘虜無數。感謝張嘉貞,繼默啜之後,毗伽與蘇祿平分秋色,成為突厥新一代的盟主。

王晙的麻煩來了,有幾萬胡人造反,他一馬當先,殺入胡城,斬首一萬五千級,還活捉了賊首康待賓。王晙見情況不賴,便將首領們召集起來開會。會議的主要目的是教育首領要老實聽話,不要整天殺人搶劫。會議進行到一半,他讓人把康待賓拉出來,殺豬一般,當眾腰斬。

首領沒有圍觀殺豬的良好情緒,被王晙這一舉動嚇得大氣不敢喘。整件事幹得非常漂亮,所以,郭知運非常生氣。

郭知運,性別爺們兒,猿臂虎口,兇猛異常,參加武舉格鬥,屢戰屢勝,拜三度府果毅。郭知運與王晙,被李隆基安置在北關,都是胡人害怕的大將。郭知運對王晙的不滿,主要原因還是在滅胡賊之前王晙的表現。

李隆基問王晙:“可否與郭知運一起出兵呢?”

然後,就讓郭知運出兵了。

王晙回信,“不可,朔方一道兵馬揍他個生活不能自理就夠了,讓郭知運回去吧!”

信件在中途飄蕩的時候,郭知運同志就領著兵馬到了。從王晙奇怪的表情中,郭知運看出了大事不好,他打聽出了王晙的做法,覺得王晙是個地地道道的小人,憤怒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