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張九齡善勸姚元之

契丹人戲罵薛慎言

姚崇已經有了三次宰相的經歷,每次都兼任兵部尚書。張說挺有自知之明,姚崇本來就很有能力,對邊疆的緣邊屯守、斥候探子、兵馬器械,無不爛熟於心。皇帝問起來,百官沒一個敢說話的(因為不知道),此時姚崇站出來,必定對答如流。

姚崇還很喜歡罵李隆基,一會兒說李隆基態度不端正,要求他從諫如流,親賢臣、遠小人;一會兒說皇帝奢侈了,要求他輕徭薄賦,體恤百姓。李隆基統統采納,姚崇的聲望,也漸漸壓過了張說。

那日,姚崇上奏,說員外郎和小吏的安置問題,李隆基以四十五度角仰望大殿上空,一句話也不說。姚崇說了三遍,見李隆基表情冷淡,便惶恐而退。姚崇走後,高力士問他:“陛下剛說要日理萬機,宰相來奏事,您應該當面說可以還是不可以,怎麽可以不說話呢?”

李隆基道:“朕把庶民萬事都交代給了元之,就是讓他傾盡才華,有大事再讓朕決斷。像郎、吏這樣的小事,他還讓朕一一定奪,三省六部二十四司,這偌大的機構,全都是擺設嗎?”

高力士聽罷,大喜,趕巧他要去中書省宣旨,便樂滋滋地追上姚崇。

“元之,剛才皇上只是說,以後小事就由咱們這般當輔佐的定奪,有大事再稟奏,你可別多想!”姚崇聽罷,大喜,回頭便把那些小事自己妥妥當當地處理完了。得了寵信的姚崇很得意,也不太瞧得起張說。這個時候,有人勸他,遠離那些諂媚,多辦些好事,少想些歪點子。勸姚崇的人,就是張九齡。

開元元年(公元713年)十一月,群臣上表,請加李隆基尊號為開元神武皇帝。也就是在這一天,姚元之也得改名字了,因為名字裏頭有個“元”字,所以,大家以後就管他叫“姚崇”。

除了這些,李隆基還給官職改稱呼:

尚書左、右仆射——左、右丞相;

中書省——紫微省;

門下省——黃門省,侍中——監;

雍州——京兆府,洛州——河南府;

長史——尹,司馬——少尹。

百官也分別有了變動,最重要的,是以姚崇兼紫微令,也就是原來的中書令。很明顯,這家夥已經成功把張說從中書令的位置上擠對下去了。

我們把鏡頭交給導播,看看姚崇具體是怎麽操作的。

好了,鏡頭出現張說,形象不錯,但有點猥瑣,他正慌慌張張跑到岐王李範家裏去尋求幫助。他慌亂的眼神,顯示出了他心理素質的差勁。他去找李範,就是尋求李範的幫助,因為岐王李範是個天大的好人。看到這裏,姚崇笑了,哈哈大笑。

第二日,側殿,奏完事,姚崇拖著殘腿,一瘸一拐地回家去。

李隆基瞧見了這個場面,叫住姚崇:“愛卿,你有腳病嗎?”

“臣患的不是腳病,是心病!”(憂國憂民狀)

“什麽心病?”

“岐王是陛下的弟弟,張說是陛下的輔臣,兩人天天在一起,臣心裏頭不好受!”(忒狠了)

姚崇的心病傳染給了李隆基,李隆基也有了心病。就這樣,張說的宰相也不用當了,左遷相州刺史。

那個和他整日泡在一起的同僚,右仆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劉幽求同志,也因為有事沒事參與嘮嗑,被罷免了宰相之職,去東宮擔任了個不疼不癢的職位(太子少保)。論謀略,張說要跟姚崇鬥,還需要回爐修煉幾年。姚崇除了心腹之患,痛痛快快地對朝廷動了一次大手術。

中宗、韋後當政的兩三年,朝廷留下了一個爛攤子,因為李顯酷愛佛法,所以那些貴族、富戶,紛紛投其所好。如果是討皇帝歡心,那皇帝歡心也挺不錯的。

可李隆基卻高興不起來,主要原因,還是這些出了家的人根本就不是心向佛法,更不是想去普濟眾生,發揚人道主義精神。他們大張旗鼓地造那麽多佛寺,目的只有一個——避稅。

宰相姚崇上言,“佛不能救趙國,鳩摩羅什也不能救秦國,齊襄、梁武,未免禍殃。想要蒼生安樂的人,本身就是佛身,何必讓一幫奸人壞了法紀?”李隆基采納了姚崇的辦法,讓有司對尼姑和和尚進行考核,各種經法一個字不會背的必然遭到淘汰,口口聲聲一心向佛,卻不見幹什麽善事的也要淘汰。幾天下來,這冒牌的僧尼,就刷下去了一萬兩千多個,而且據有司匯報,他們多是穿著時尚、家財萬貫的主。

最近,營州出了點問題,因為武則天時期,營州被攻陷,營州治所,被迫轉移到了幽州東邊的漁陽。

有人告訴軍州節度使,說:“靺鞨、奚,其實都想降唐,只是沒有營州,想投奔也沒地方,他們每日被默啜侵擾,所以就苟且跟了默啜。如果我們能重建營州,這些部落也就順勢歸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