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2/3頁)

等李隆基當了皇帝,除了太平,安排新人的時候,整個朝廷的風氣也開始大變。新任宰相,秉持了李旦一朝的良好作風。

【皇帝的新裝】

新人李隆基,之前幹過許多不著調的事,如此,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他決心到京城府下的新豐縣去閱兵。

一來新豐靠長安近,二來新豐郊區大,地方鋪張得開,可以遙遙指揮整個大軍。驪山之下,二十萬大軍氣勢恢宏地盤踞了五十裏地,旌旗蔽日,不著邊際。不過,比較土鱉的地方是,這二十萬大軍面對新皇帝,卻跟一群幾天沒吃過草的牛羊似的,東一坨,西一堆,散漫無序。

李隆基大怒,這哪是閱兵,簡直就是放羊!

於是,他當即下令殺了三軍統帥、兵部尚書——郭元振。這個指令,讓所有在場的人都傻眼了。

郭元振是三朝老將,名震宇內,為大唐開拓了一千五百多裏江山,吐蕃、突厥都對這個流氓似的將軍無可奈何,李隆基卻想殺了他。郭元振把大軍帶成這樣,也是個人的毛病,此人生性浪漫,不把小事放在心上,什麽軍容,什麽隊列,都是扯淡。他更適合搞防禦,耍奸計,殺敵於無形之中,誘敵於千裏之外。震懾群臣,您老也不用專挑絕對不能殺的人殺吧?

眾人被嚇壞了,卻見張說一下沖了出來,跪倒在李隆基的馬前上諫。說郭元振有大功,不可輕殺。

李隆基怒氣未消,而劉幽求也加入了求情的隊伍。君臣這場戲演得比較專業,還沒等思忖,人家李隆基就變得從善如流了。

李隆基改口道:“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就把郭元振流放到新州去,斬了給事中、知禮儀事唐紹。此人帶軍,軍容不整,不懂應有禮節,使我大唐軍隊放羊一般,殺了他,以儆效尤!”

百官立在那裏,不敢多說一句話。

看人驚悚地站在那裏,李隆基覺得自己很成功。

作為一名出色的編劇,李隆基計劃下一刻就裝作苦思冥想狀,等人站出來求情,他就做出翻然醒悟的樣子,下詔免了唐紹的罪過,也好讓人知道皇恩浩蕩,他李隆基從善如流。只是可惜,因為隆基兄的表演太專業太逼真,剛才目眥欲裂的表情非常恐怖,所以,百官一個個站在那裏不敢吱聲。

李隆基覺得壞了,沉默幾分鐘後,趕緊下詔免了唐紹的死罪。

此時,有人傳來一句讓李隆基吐血的話,“唐紹已經死了。”

這回,他真怒了,“誰幹的?”

回復說是金吾衛將軍李邈,為了表現自己雷厲風行的風範,聖旨一下,他就迫不及待地把人家唐紹給弄死了。李隆基狠狠地咽了一口苦水,不行,還得繼續表演下去,不過,以後再將這個傻子暴打一頓算了。

所以,他很淡定地繼續看他的軍隊,淡定了很久,才從內心深處穩住了自己的陣腳。從散漫無序的軍隊中,李隆基瞧見兩個方陣,如鐵塊一般工整。

他指著那兩個方陣,“給我派兩隊精銳前去擾亂他們。”精銳去了,李隆基瞧見,兩塊方陣遭遇突襲,卻一點也不慌亂,精銳想要突入,也總是被攔截下來。有了缺口,方陣就補充過來,不見有什麽缺陷。李隆基下令讓精銳撤退,召來了那兩位總管。

一個是朔方道大總管解琬,一個是左軍節度薛訥。

解琬,牛人,魏州元城人,武則天時期一直到李隆基時代,榮寵始終。

薛訥,牛人,字慎言,小說說他字丁山,父親薛仁貴。李隆基接見他,提起他父親,說:“卿父勇猛罕見,古之未有!”當然,薛訥只學來薛仁貴不到一半的本事,卻也能成為天下數得上的良將。

玄宗講武,幾天的閱兵,產生了兩個效果:第一,樹立了李隆基的威信;第二,害死了唐紹和郭元振。

原本,人家郭元振沒死,而且流放新州後不久,就被李隆基起用為饒州司馬,李隆基是真不想讓他死。可是郭元振實在是不太了解新皇帝的想法,也不知道他究竟想要拿他幹什麽,心裏受不了這個打擊。

郭元振要去鄱陽赴任,心裏頭想不明白,難受死了,一口氣上不來,便被這個年輕人活活給氣上西天了。可見,一個聰明人,如果不善於揣度聖意,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是李隆基玩死了郭元振。

宰相也有點小問題。

新上位的燕國公、中書令張說同志,才華橫溢、文韜武略,當朋友講義氣,卻跟另一位超重量級的人物不和。

這位仁兄,就是姚崇。姚崇處世圓滑,精明強幹。兩人做的都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卻喜歡擡杠。兩人鬧騰起來,竟然動起了真格,目前沒跡象顯示兩人究竟為何不和。

張說還讓人在李隆基面前說姚崇的壞話,比方說姚崇思想品德太壞之類的。張說討厭姚崇,已經到了橫挑鼻子豎挑眼的地步。姚崇同志還是很淡定的,他身體不錯,性格豪爽,原計劃好好幹下去,卻不料和張說親近的那幾個人(比方說禦史大夫趙彥昭)老是在皇帝面前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