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2/3頁)

李隆基:“愛卿所言甚是,只是,朕怕驚擾了太上皇啊!”

崔日用疾呼:“天子的孝道竟然如此狹隘,安定天下,那才是大孝,如果讓奸佞當道,陛下如何敢說自己孝順?臣請先平定北軍,然後拿下賊黨。如此便可不必驚動太上皇了,如何?”

……

“怒吼吧,陛下!”

最後的怒吼!

七月初一,誰都不依附的魏知古的一句話,擾亂了整個京城。

他不顧死活地宣稱太平公主想要在這個月的四日作亂,具體步驟就是:令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知右羽林將軍事李慈二人率領羽林兵殺入武德殿,竇懷貞、蕭至忠、岑羲等人於南牙舉兵應之。

魏知古的話可信嗎?

他跟誰都不親熱,但他的話,比任何人都可信!

宋璟給他的評價就是:“叔向古之遺直,子產古之遺愛,能兼之者,其在魏公。”(賢臣羊舌叔向的正直、公孫僑的博愛,都各占其一,可是能都有的,是我們的魏公。)宋璟不輕易誇獎人,他一張口,便必定沒假。所以,聽了魏知古不顧死活的疾呼,李隆基不再遲疑,將岐王李範(即李隆範)、薛王李業(即李隆業)、大將軍郭元振及龍武將軍王毛仲、殿中少監姜皎、太仆少卿李令問、尚乘奉禦王守一、內給事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人全部召集起來,商討計策。

德不孤,必有鄰!

公元713年的農歷七月初三,李隆基搶先一步發動政變。大內高手,李隆基貼身保鏢王毛仲,領了閑廄馬匹及兵三百多人,與同謀者十幾人,一起從武德殿進入了虔化門。他們招來常元楷、李慈二人,撲殺之,兩位太平的武將,頃刻間人頭落地。眾人又兵分兩路,一路去內客省,擒拿左散騎常侍賈膺福、中書舍人李猷;一路跑到朝堂,捉拿蕭至忠、岑羲。

兩路抓住人後,殺!

竇從一同志成功逃脫了追捕,不過為了死得有面子一點,他躲到深溝中藏了起來,還抽出自己的褲腰帶勒自己的脖子,最後自己把自己給憋死了。眾人找到他的時候,此人已經斷氣,眾人不解氣,於是砍他屍體。

竇從一(竇懷貞)被改姓成了“毒”,說實話,這人真夠毒的,用你你就香,不用你他能一刀砍死你。

太上皇李旦,也聽到了外頭吵嚷的聲音,他登上承天門門樓,四下瞭望,卻沒看見人影。還是郭元振夠聰明夠速度,趕緊跑上去稟奏,說這是在誅殺竇懷貞等人,也沒別的事兒。怕李旦害怕,李隆基辦完事就來到了樓上。李旦忽然明白過來,痛痛快快地下誥,羅列竇懷貞等人罪狀,並宣布大赦天下(逆人親黨不在大赦之內)。

幾日後,李旦再下誥,“從今往後,國家軍國大事一並交由皇帝處理,朕現在是無為養志,正好不必操勞了。”(自今軍國政刑,一皆取皇帝處分。朕方無為養志,以遂素心。)從那以後,李旦徙居百福殿,不問政事。

該死的都死了,不該死的也死了(比方說蕭至忠)。

下一步,該找太平清算了。

可大家轉遍了皇宮,卻連太平在哪裏都不知道。最新奏報說,太平因為害怕,去了山寺躲了起來。李隆基決定不采取圍剿的方式,讓太平自己出來。連等了三天,山寺裏頭的太平知道大勢已去,出來受死。她家的幕僚和兒子幾十人全部被斬,只有薛崇暕一個兒子沒死。不過,這個薛崇暕,因為很懂事,所以日子過得非常慘。他曾經數次給太平上諫,每次都會被太平暴打了一頓,如今已經是遍體鱗傷。

所以,李隆基特地免其死罪,賜姓李,官爵不變。

抄太平家的時候,從她家扒出來的財寶堆積如山,占滿了整個庭院,奇珍無數,禦府裝滿了點綴上的黃金玉器。這還不算什麽,最讓人佩服的是,太平公主的萬戶,廄牧的羊馬、田園的息錢,自從她死後,愣是收了好幾年都沒收完,為國庫作了相當大的貢獻。

太平的男寵崔湜,如今也被流放竇州。

李隆基滅太平後,崔湜理應接受盤問。

李隆基溫柔地叫崔湜過去一趟。崔湜弟弟告誡他,“哥哥呀,皇上要是問起什麽,你如實回答,千萬別隱瞞!”崔湜鄙視地看了弟弟一眼,拂袖入堂。到了李隆基面前,崔湜謊話連篇地胡扯起來。用屁股想想都能想得出來,李隆基在詢問崔湜以前,早已經問過很多人了,到了崔湜這裏,聽幾句就可以找出破綻。就這樣糊弄李隆基,崔湜是在找死。

所以,他還是被流放到了竇州。崔湜這個人,苦難的日子來了——

那日,新興王李晉(參與太平公主謀反)被斬,臨刑前大呼:“這都是崔湜的主意,我這輩子死在崔湜手上,我恨啊!”

那日,一依附太平公主的宮女被審訊,哭著高呼:“下毒的事不是我們想幹的,這都是崔湜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