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牛角掛書偶遇楊素 造反業余逼上瓦崗(第3/3頁)

李密是楊玄感的舊部……

唔,楊玄感的親隨。如果不能妥善處理李密,官軍就有可能攻打瓦崗寨。好吧,弄死他。翟讓下了決定。

然而,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翟讓剛要對李密痛下殺手,突然從旁邊殺出一條好漢。這條好漢,就是王伯當,他不同意處死李密。他對翟讓說:“李密雖說是楊玄感的舊部,卻是亡命之徒,無家可歸。有文才,懂謀略。大王可以先用他去招降各路小賊,如若成功,便是人才,如不成功,再殺不遲。”翟讓覺得很對,他並不知道,王伯當所言,都是李密交代好的台詞,照例是拉攏加賄賂,更加重要的是,王伯當是李密的學生。

總之,一番討價還價之後,李密帶著任務出發了,當上了一名說客。

效果很明顯,在李密跑業務的一個月內,加盟瓦崗寨的起義軍成倍增長。

翟讓是個說話算數的領導,也是個會看人才的領導,李密的功績,讓他刮目相看。翟讓很大度,他恨不得立馬將自己軍隊的五分之一分給這個黑皮膚的兄弟。

但用不著了,李密也不是什麽善茬,更不是童話裏出來的白雪公主。剛來山寨的時候,他就已經在打點眾人,拉幫結派了。李密在軍中的地位扶搖直上,直接就成了二把手。既然成了二把手,那就什麽活兒都得幹著,功勞還要讓給翟讓。沒辦法,這就是二把手的工作。

二把手李密所面臨的第一場戰役就足夠山寨倒八輩子黴的了,因為來者,是隋朝最悍勇的將軍——張須陀。

翟讓被嚇得一個顫抖,他的擔憂不是神經。張須陀乃是大隋第一悍將,自有他讓人恐懼的一面。光張須陀手下的秦叔寶、羅士信等大將就夠山寨喝一壺的了,更別提還帶領數萬大軍直搗山寨老巢。以山寨現在的水平,只能用豆腐砸鋼塊兒來形容這次戰鬥的結局。怎麽辦,怎麽辦,怎麽辦?

山寨頓時騷動起來。

此時,有一個人神色自若地說話了:“我們大可不必擔心張須陀,這個人雖然膽氣十足,剽悍無比,卻容易驕傲。我只需用點計謀,便可將其打敗。”說話的,是個黑人。

翟讓示意道,既然李參謀如此淡然,那就按他說的做。李密粲然一笑,精心設計了一個埋伏圈,就等猛虎殺來。

戰爭不是過家家,隋軍剛一來,翟讓就哭了。張須陀果真是大隋第一悍將,他以方陣行進,遭遇翟讓,兩分鐘的功夫就把翟讓軍打得落荒而逃。張須陀此次身負全殲賊軍的重任,必須全力猛沖,戰鬥一打響,就已經結束了。由於太過生猛,張須陀領著軍隊追到大海寺北樹林附近(河南滎陽東北)時,就只能遠遠望見翟讓逃跑留下的馬蹄印子。

這就是效果?實在不給力。

正思索著,左右兩邊忽然像捅了馬蜂窩般殺出無數人馬。是的,這就是李密設好的埋伏。張須陀心知中計,然而已被包圍在內,只好奮力廝殺。人群裏,有徐世績,也有王伯當。然而,這群人並不是張須陀的對手,撂倒一片後,張須陀逃出重圍。

很顯然,他還不能走。

張須陀勒馬回首,心咯噔一下:逃出來的,只有他自己!策馬,殺回去!瓦崗軍包圍圈被張須陀豁開一道口子,血光一片過後,又殺進了重圍。如此往復四次,眼看著圍上來的賊軍越來越多,張須陀已經無力回天。

失敗了,就這麽被人算計了。張須陀仰天長嘆道:“兵敗如此,我有何面目見天子?”於是下馬戰死,時年五十二歲。

張須陀是一個可歌可泣的人物,在他死後,他的部下徹夜號哭,哀慟不已,數日不止。悲傷的是隋軍將士,而李密卻掉入了蜜罐裏。李密此戰,對於他在山寨的發展更加有力。同時,李密也成了朝廷拼死追殺的逃犯。

【天涯回帖】

李密:我叫李密!

楊玄感:記得我活著的時候認識一個人,他叫李密。

張須陀:頂樓上!